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神都夜行

第532章 偷天换日

神都夜行 不可不戒 2194 2024-05-30 14:46

  徐敬业对诈降计划原本并不抱太多希望。

   但听得李秘要用骆宾王和魏思温的人头来做条件,一下子就答应了。

   因为他知道,这事儿,能成!

   “大都督还必须舍了几条船……”

   “没问题!”

   “还有,我要挑选一些可堪大用的士卒,需要大都督一道手令,能让我全军通行和招募人手……”

   “这个更是自然!”

   徐敬业没有半点含糊,当即摘下蹀躞上挂着的金牌。

   “这是我英公府的总领鱼符,所有人都认得,见符如见我,无人敢不从!”

   如果尉迟昭只是孤身去诈降,对刘行举而言根本没什么价值。

   必须让尉迟昭带着一部分本部人马和战舰过去,如此才能获得刘行举的重用。

   再者,这些带过去的本部兵马,也能作为内应,否则只凭尉迟昭一人,别的不去说,单说要打开城门都不太可能。

   徐敬业如今损失惨重,也顾不得这许多,当即让尉迟昭与李秘全力准备。

   “仙师真是尉迟昭的再造恩人!”

   尉迟昭有些感动。

   李秘却只是摆手一笑:“你先下去准备船只和士卒,务必要保密,我还要寻思一下全盘计划,下半夜便行动。”

   “好!”

   尉迟昭也是斗志满满。

   因为魏思温和骆宾王都死了,徐敬业最倚重,能倚重的,也就只有他尉迟昭了。

   尉迟昭一离开,李秘便朝金允秋道。

   “允秋,我需要你去办件事。”

   “你说。”

   金允秋也不含糊。

   “魏思温是个老狐狸,应该一直押着庐陵王一家吧?”

   金允秋笑了起来:“二郎终于开窍了!”

   “没错,魏思温一直挟持着庐陵王一家,不过魏思温被斩之后,徐敬业第一时间将庐陵王一家夺了过来……等等!”

   “二郎你不会是……”

   李秘笑而不语。

   金允秋已经领会到李秘的意思,也无二话,当即便出了船舱。

   若说到蛊惑人心,打探消息,谁能比金允秋更专业?

   到得入夜,金允秋便回来了:“找到了,难怪你要徐敬业的手令,舱房前全是守卫!”

   李秘呵呵一笑:“走,去看看。”

   在金允秋的带领下,李秘来到了关押庐陵王一家的舱室。

   门外果然全都是卫兵,不过见得英公府总领金牌,卫兵们也都退开了。

   徐敬业倒也不刻薄,这条大船整个二三层的庐屋都交给庐陵王一家来使用。

   “王妃,好久不见了。”

   李显一直躲着,仍旧是韦后出面。

   李秘也不藏头露尾,摘下面具,露出真容来。

   “二郎怎会变成这般模样?”

   韦后也是诧异万分。

   李秘指着她身后的龙红丹,苦笑一声道:“还不是拜龙娘子所赐。”

   “红丹?”

   韦后一脸疑惑,很显然,龙红丹与白玉婵做了PY交易,韦后并不知道内情。

   时间紧迫,李秘也不跟她罗嗦,直奔主题道:“王妃打算往后怎么走?”

   韦后也是一脸愁容。

   原本她还打算火中取栗,所以才对魏思温的提议半推半就,来到了扬州。

   可如今魏思温已经死了,徐敬业对他们的态度又暧昧不清。

   她是个聪明人,岂会不知道徐敬业的心思?

   徐敬业原本用的是李显的嗣圣年号,可魏思温死了之后,便开始打废太子李贤的旗号。

   庐陵王李显已经渐渐被边缘化。

   她是个务实的女人,这次铤而走险,也是想着富贵险中求。

   可现在,富贵要泡汤,就只剩下凶险了。

   “二郎有什么说法?”

   “跟我走,回归朝廷,庐陵王虽然受了魏思温的胁迫,但宁死不屈,为了保全性命,王妃虚以委蛇,从中盘桓,巧计挑唆,陷杀魏思温,坏了徐敬业大事,庐陵王一家,有小过,更有大功。”

   韦后一脸诧异,仿佛听错了一般。

   “二郎为何要把功劳让给我?”

   李秘没有半点扭捏,走到前面来,咬着韦后的耳朵道:“因为我想与王妃做一件大事,比这件更大的事,王妃可敢?”

   韦后身子一震,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还有比这个更大的事?”

   李秘轻轻抓起韦后的手,在她的手掌上写了几个字,后者浑身颤抖了起来。

   “二郎……你好大的胆子!”

   她的面容变得通红,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好,我就喜欢如此胆大妄为的少年郎,一切但听二郎计算!”

   “那王妃就收拾收拾,今夜便走。”

   “今夜就走?怎么走?这等看押之下,我等怎么能逃出去?”

   李秘只是笑了笑,指着龙红丹和金允秋道:“这就要靠两位小仙女了。”

   “靠她们?”

   李秘呵呵一笑:“王妃可曾听过偷梁换柱?哦不对,庐陵王身份尊贵,应该是偷天换日才对。”

   “偷梁换柱?”

   韦后是何等聪明之人,没多久就咂摸出味道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