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神都夜行

第397章 星辰大海

神都夜行 不可不戒 2132 2024-05-30 14:46

  说到倍镜,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西洋镜或者列文虎克之类的词语,认为眼镜这一类透镜或者倍镜,是西方发明的。

   事实上,我大中华才是这类科技的老祖宗,而且还是有实物证据,并非单纯典籍记载。

   出土于东汉广陵王刘荆墓的金圈水晶放大镜,就是我国目前发掘到的最古老的眼镜,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这个天然水晶材质的放大镜,小巧玲珑,纯度极高,通透清晰,抛光了晶体制成凸透镜,是活脱脱的证明。

   而典籍之上,墨子的着作就记载了光学知识,说明古人制造透镜倍镜是有着严谨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支撑的。

   当你了解到这些之后,一行法师的浑天仪铜管里出现倍镜,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秘就是吃了历史知识匮乏的亏,被这用作天文观测的倍镜给吓了一跳。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产物了。

   更让他惊奇的是,这个铜管还是内外双圈管,而且能够前后收缩,居然是两个倍镜,这根本就是一个天文望远镜!

   李秘无法理解,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支撑。

   在陕西某地的周初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一些甲骨文,这些甲骨文字小如粟米,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反推过来,3000多年前的古人,如何在甲骨上刻下如此微小的文字?

   说明他们当时就已经有了能放大字体的发明产物啊!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战乱等诸多原因,使得很多东西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所以,今人一定要保持敬畏,永远不要低估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李秘强忍着内心激动,开始观测天象。

   在如此强大的倍镜之下,他很容易找到了北斗七星,黄道游仪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此时铜管中心处,李秘找到的最明显的,也是最好认的,是天蝎座,因为亮度够高,而且形状像个蝎子。

   李秘认得的星座不多,大多像猎户座或者蝎子座之类,外形上比较生动形象的。

   当然定位在蝎子座之时,李秘突然灵机一动,照着铜管里观测到的星图,转动中控台的表盘。

   在他的推测之中,表盘应该是用来记录的工具。

   铜管观测到天象之后,转动表盘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对应天象,再根据表盘来拓印,就得到一张局部的星空图了。

   如果长年累月观测和记录,就能得到整体的星空图。

   非但如此,每天的同一时间,记录同样的星宿,就能直观地发现星宿的位移,链接这些位移,就能得到轨迹图!

   当李秘尝试了之后,还果真如此!

   表盘上那些代表着星尘的圆点以及线条,连接起来,正好得到了天蝎座的星图。

   而此时,表盘正上方,轮到的是“大火”二字。

   外圈上除了“大火”之外,还有“星纪”、“玄枵”、“大梁”等等,一共十二个词语。

   李秘并不知道,这是十二星次,与西方的十二星座差不多,但未必能一一对应得上。

   李秘如同发现了玩具最大秘密的孩子,满怀都是欣喜。

   这种欣喜和成就感,自打来到大唐之后,他就很少体验了。

   在文明世界之时,每当他解开一道谜题,就会兴奋得彻夜难眠。

   今夜,他再度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而且他的头上,就是满天星辰,这一刻,仿佛满天星辰,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种力量感和窥视天地的刺激,简直让人着迷!

   他不断回想着刚才的那一幕,当表盘拼凑出星图的那一刻,心中漫提多充实。

   而且他还发现,当星图组合完毕之后,表盘的下方传来了隐约的机括卡位声响。

   也正因为此,李秘尝试着再度拉下操控杆,这一次,操控杆竟是顺利被拉到了尽头!

   他的推想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李秘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这可比什么密室都要刺激。

   而当操控杆被拉下来之后,仿佛打开了某个阀门或者水闸。

   浑天仪下方的水流开始奔腾,李秘耳中全是轰隆声,仿佛有一架飞机在头顶降落一般。

   “怎么……怎么回事!”

   金允秋也吓了一大跳。

   此时整个魁星楼都颤动了起来一般。

   随着沉闷的机括声响,墙面开始分开,后退,重组,墙后伸出一根根金属杆,如同一只只冰冷的触手。

   “嘭嘭嘭!”

   一声声的闷响接二连三传来,如同发生了轻微爆炸一般。

   那些金属杆的末端,竟是一个个圆形的宫灯,此时竟是点亮了起来。

   上下错落,大大小小的宫灯,照亮了整个魁星楼的天井。

   “这……这是星空!”

   李秘算是被彻底震住了。

   这可不就是大唐版的天文馆么!

   此时那些宫灯就是一个个亮度不同,大小不一的星辰,它们在楼里,构成了星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