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神都夜行

第403章 鱼符求救

神都夜行 不可不戒 2157 2024-05-30 14:46

  张遂研究学术问题的时候极其活跃,打了鸡血一般,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但思考那些无关紧要的现实问题,或者他并不感兴趣的难题之时,却又总是慢半拍。

   李秘巴巴着等了许久,他才开口道。

   “咱们这条暗流是龙首渠的支流,并不会直接流到永安渠……”

   李秘顿时失望了起来:“你早说不就完了么,罗嗦这一大通……”

   “但是……”

   李秘差点没跳脚:“你倒是一气儿说完啊!”

   “永安渠是隋开皇三年开凿的,如今过得这许多年,地下水流早已改道多次,而且龙首渠与永安渠也可能有暗流相同……”

   “所以呢?”

   “所以,能不能流到永安渠,看命……”

   李秘也是无语:“你不是说什么都能算么?”

   “那你等我算算……”

   李秘拍了拍额头:“别算了,等你算出来都猴年马月了,我还是用自己的法子吧。”

   在地库之中找了个空的小酒坛子,李秘想了想,从蹀躞上摘下一物,塞进了酒坛子里,将酒坛子封了起来。

   张遂在一旁摇头道:“你这是无的放矢,能漂流到永安坊的几率很低很低……”

   李秘哼了一声:“只要能流出外河,无论是哪个区域,都有人找上来的。”

   张遂少见的讶异起来:“如何做到?”

   李秘笑而不语:“就等着出去吧。”

   原因无他。

   他在小坛子里装的是武三思抵押在他手里的金鱼袋!

   金鱼袋里是武三思的鱼符,上面刻有武三思的名讳和官职爵位等信息。

   这玩意儿落在普通人手里,根本没用,也不敢用。

   再大胆的蟊贼,也不可能拿着武三思的鱼符四处招摇撞骗。

   所以,但凡捡到此物,他们必然会拿去领赏。

   金允秋就算找了两条尸体来冒名顶替,骗过了所有人,但此物一出,武三思必会生疑。

   虽然不清楚外头的局势,但太平公主必然会借着李秘的死,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种情况之下,天平公主自是风头无两。

   武三思想要扳回一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李秘救出来。

   李秘既然没死,太平公主也就没有了闹腾的理由。

   或许有人说了。

   若是捡到鱼符的人不认得字,自己私藏了起来,那又如何?

   这就不得不提鱼符为何能成为身份的证明和权力的象征了。

   作为大唐官员的身份象征,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鱼符代表着什么,根本就不需要识字。

   做完了这一切,李秘也就舒舒服服回去睡觉。

   这一觉也不知睡了多久,横竖张遂沉迷于计算,一直在沙沙沙写着什么。

   李秘是被张遂推醒的。

   “二郎,上面有人!真的来人了!”

   张遂一脸的欣喜。

   李秘很清楚,他并不是因为有人来救而欣喜,他是因为李秘的计划奏效了。

   在他看来,极低概率会发生的事情,却如期发生,李秘在他心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两层楼!

   李秘爬起来,快步走到地窖入口处,贴着耳朵一听,上面果真不断有敲击声传来。

   而且这些敲击声,如同立体环绕声一般。

   可以想象,上面必然有大量的人手,正在四处敲击着废墟上的那些残垣断木,等待着李秘的回应。

   也无二话,李秘找来一根撬棍,便砰砰砰敲击在了地窖的盖板上。

   如此敲了一阵,外头突然没了声响。

   李秘知道,地面上的人应该是听到他的敲击声,所以让所有人停止敲击,才能辨别李秘敲击声的来源。

   李秘手上也不敢停,有节奏地敲击着盖板,为地面上的施救人员指引着方向。

   头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应该是废墟不断被清理,上面的杂物不断被搬开或者挪动一些残垣断壁的声音。

   整个地面都轻微震动着,可见上面的动作很大,救人的心思也很迫切。

   其实想想也就能理解了。

   在他们看来,即便李秘还活着,这都快一个月过去了,被埋在废墟之下的李秘,就算不死,也必然奄奄一息,极有可能饿到皮包骨头,半点力气也无。

   若不及时救出,李秘怕是要饿死。

   当然了,如果武三思足够聪明,应该能想到,李秘为何能活这么久的原因。

   因为李秘能通过暗流将他的鱼符漂出来,说明李秘能接触到水源。

   根据体质不同,如果没有水,人类最多就只能存活一周左右,但在有水的情况下,人类可以活一个月,甚至有些体质好脂肪多意志力坚强的,光喝水能活两三个月。

   武三思不是蠢人,一定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李秘也就停止了敲击盖板。

   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张遂,这地库能藏东西么?”

   “你想藏什么?”

   “废话,这些土炸药之类的玩意儿,想要捏在手里,当然要藏起来!”

   张遂极其少见地呵呵笑了起来:“这个我早有预想,你过来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