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皇太孙

第224章 要脸的朱元璋

大明皇太孙 小仔 2155 2024-05-30 14:46

  到了早朝的时候,这些官员们将车子停好,便迈着步子大摇大摆,无比神气威风的进入了朝堂之上。

   站好之后,见人便开口说:

   “怎么样,学会了吗?我今天骑着车来的,哎,别说还挺简单的。”

   要么就说:

   “你还没学会呢,还有这么简单,你都学不会啊?”

   或者变相装逼说:

   “也没那么难嘛,谁说这自行车骑起来像驯服野马一样啊?若这自行车真是马,那也是一头温顺的马呀……”

   …………

   总之一句话,这些学会的官员们,那叫一个猖狂得意啊。

   简直恨不得把会骑自行车这几个字挂在脑门上,而那些不会的,还没有学会的,则是宛若霜打的茄子,蔫儿不拉叽的。

   见到那些会骑的,都是赶紧躲避,既不想要面对他们已经学会的事实,又害怕别人知道他们还没有学会的事实。

   如此这般,骑自行车居然成为了大明朝廷之上,官员们互相攀比的一个事情。

   所形成的攀比之风,越发严重,偏偏这朱元璋还是带头人。

   最可笑的是,这个带动起骑自行车行攀比之风的人,他自己还没学会。

   朝堂之上,朱允熥到了以后,本来一脸笑容,问官员们可否有事情要上奏。

   然而却见,那大将军蓝玉站出来说:

   “陛下,臣有事!”

   朱元璋:“蓝玉,你有何事,说吧?”

   蓝玉露出一丝笑容说:

   “启禀陛下,臣学会自行车了。”

   这几个字说的声音很大,响彻朝堂,听在所有人的官员耳中。

   朱元璋顿时呆住,他万万没想到,这蓝玉得瑟到了如此地步,学会自行车了,还要来在朝堂上如此严肃的说一说。

   当然更让朱元璋不爽的是,蓝玉学会了。他还没学会。

   要知道,他可比这些官员提前练好几天呀。

   然而更让朱元璋生气的是,蓝玉说完之后,不少官员纷纷站出来,都表示学会了。

   其中,一名老臣也有些哆嗦着站出来:

   “陛下,老臣也学会了,只是不敢骑的太快。但有一说一,是真刺激啊。”

   朱元璋如遭雷击,这位七十多岁的官员,他都学会了呀,自己居然还没学会?

   这也太气人了吧,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啊。

   于是他深呼吸一口气,对那名老臣说:

   “你年龄这么大了,瞎折腾干什么呀?你学会那玩意儿干嘛呢?安稳稳的骑三轮车不好吗?这自行车要是不小心摔一跤,你这命都给摔没了。”

   然而那老臣却说:“陛下放心,我们骑着稳当着呢,还没摔过,所以不会有事。”

   朱元璋气的揉了揉额头,这简直没法聊了。

   眼看朝堂上才两天时间,就有不少人都学会了自行车,那些文臣武将都有不少。

   让朱元璋备受打击,这早朝都没心思上了。

   好不容易平复下内心的不甘之后,这才又说:

   “今日早朝,不谈自行车,谈正事。”

   于是乎呀,一名内阁官员站出来说:

   “陛下,咱们说正事。昨天呀,臣得知,西北地区又有一座城池,发生了轻微的旱灾情况。

   当时,乘便立马骑着自行车,找到另外几位阁佬,一起商议,商议完了之后,拿出了一个决策。

   陈便骑着自行车,才回来家,回家之后,臣依旧对这件事情无比的操心。怎么也睡不着,于是起来啊,又骑了两圈自行车。

   嘿,您猜怎么着?我骑着自行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赈灾之法。

   于是啊,今天一早我便一路上疯狂的骑着自行车,到早朝,想要赶紧加这件事情汇报给陛下。”

   朱元璋:“???????”

   怎么耳朵里除了自行车……好像抓不住其他重点了?

   于是朱元璋咳嗽一声说:

   “那,你究竟拿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方案,不妨说出来听一听。”

   不等这位内阁的官员开口,另一位官员便说道:

   “陛下我来跟您汇报吧,这件事情是我和李阁老一起商议的。他拿的这个方案,其实我也想到了,今天早上我们还议论了一下呢……”

   朱元璋松了口气,好在这位官员抢了李阁老的话,不说自行车了……

   便说:“然后呢?怎么讨论的?结果呢?”

   那名官员属于:

   “当然是骑着自行车议论的,我们一边骑,一边往皇宫方向来,还抽空一边进行了交流。

   嘿,别说,这自行车学会了还真是方便呀,悠悠闲闲的骑着它。在路上还能谈正事儿。”

   朱元璋咬着牙说:

   “不准给咱提自行车,说,到底什么方案……”

   那名官员更是愣了一下,咳嗽一声说:

   “那还是让李阁老给您汇报吧,我只知道一点点。”

   朱元璋气道:“那你刚才激动个什么?”

   然后朱元璋定一下规矩:

   “早朝之上谈正事,就谈正事,不能在事情里面,加入自行车三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