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世巨枭

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

乱世巨枭 东方大炮 2145 2024-05-30 14:46

  战场的局势因为羊城军的加入瞬间逆转,原本处于优势的戎族联军变成弱势的一方。

   中箭的宗瑜不敢在两面夹击之下让麾下部队停留,只能尽量指挥着撤退。

   就在京都城内的禁军守军和金子率领的羊城兵准备追杀已经慌了阵脚的戎族大军时,一阵激烈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

   由于金子聚集京都城较远,所以能真切的看到西面正涌来一队骑兵。

   “是骑兵!”

   一名战场经验丰富的羊城郡老兵指向骑兵方向,高声呼喊了一声。

   金子闻声望去,眉头皱成了一团疙瘩。

   这是戎族的骑兵?

   来不及多想,金子立马对身边的将领呼喊一声,开始撤退。

   现在雨已经开始停下,空气中带着湿润的雾气,朦胧中出现的一大堆骑兵身影也引起了陆仁义等一众禁军的注意。

   “怎么还有骑兵?”

   面对这支来路不明的骑兵,陆仁义的第一反应就是收拢出城的将士,做出一副防御的姿态。

   等到对方到了近前,才恍然发现对方并不是戎族。

   在骑兵的后面,还有人山人海的步兵士族一同冲开。

   “回去,是徐州兵。”

   有眼尖的禁军士兵已经认出了敌人的服饰和迎风飘扬的旗帜,开始提醒身边的人。

   陆仁义闻言瞳孔一缩,心中顿觉大事不妙。

   徐州一直都和禁军是死对头,而且看对方的人数,肯定不止是徐州兵,还有皖州。

   在这个时候忽然杀出这样一支军队,对方绝对已经和关外的戎族串通好了。

   来不及多想,陆仁义开始指挥禁军将士返回京都城内防守。

   可现在麾下的将士已经追出京都城很远距离,此时绝对快不过这支突然杀出来的骑兵。

   几个呼吸的功夫,徐州军的骑兵部队就已经抵达禁军跟前,开始了残酷的屠杀。

   京都城内的禁军因为此前已经和戎族搏杀了一阵,体力经过大幅度消耗,此时在骑兵面前脆弱的宛如白纸一样。

   而且禁军队伍中存在大量的新兵,让他们打打顺风仗还行,可一旦战场的局势处于劣势,便会瞬间崩溃。

   面对一触即溃的禁军,奔袭杀来的骑兵战意更甚,开始疯狂的收割。

   趁着这个空档,原本深陷重围的宗瑜抓住机会,撤出了两面夹击的包围圈。

   陆仁义眼见已经回不去京都城,后槽牙咬的咯吱做响。

   “别跑了,跟他们干。”

   此时这位老将决定放手一搏,麾下将领也都点头领命。

   可徐州军的骑兵后面是大量的步兵,粗略估计都不下五万人。

   人数过万,无边无际,此时给这群疲惫的禁军士卒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压迫。

   不少人已经开始放下武器逃命,但被一直在后面督战的士兵直接斩杀。

   “都别跑,你们两条腿是快不过马的,拖住他们的骑兵。”

   陆仁义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见到队伍中出现逃兵后第一时间出声制止。

   与此同时,京都城不远处的金子眯着眼看着前面的乱象,默不作声。

   他已经认出了对方军队的旗帜和军服,也大概猜到了一定和关外的戎族有勾结。

   但他现在什么都做不到,对上这群突然进入战场的豫州军,是胜是负都没有意义。

   “撤。”

   金子咬牙说了一句,便头调转马头,带着麾下骑兵精锐撤退。

   看见金子和其麾下的羊城兵撤退,突然杀出来的徐州军并没有多加阻拦,就这样放任其离开。

   但留在此地的禁军就不一样了,此时京都城近在咫尺,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看着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徐州军,陆仁义混浊的老眼中眼神变得越发坚定,还掺杂着些许的愤懑。

   他痛恨和关外戎族勾结的徐州军,此时在背后被捅了一刀,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随着战事逐渐陷入焦灼,陆仁义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若是刚才直接让禁军全速返回京都城,还能有一部分进入城内。

   但对面的骑兵绝对都不是软柿子,而且这些新招募的士兵实在太废了,刚一来打人基本就跑光了。

   现在他们全被堵在了城外,即将面对的是乌泱泱的徐州军步卒。

   而且城外的羊城兵已经退了,面对人山人海的敌人,已经是必败的结局。

   陆仁义死死盯着不断压上来的敌军,面若冰霜。

   “将军,撤吧!”

   一名禁军将领朝着陆仁义喊了一嗓子。

   陆仁义闻言摆了摆手,声音冰冷的说了一句:“晚了。”

   战圈逐渐紧缩,无心恋战的禁军被后面压上来的士兵驱赶到一起。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豫州军的骑兵策马跑到阵前。

   “大将军有令,缴械投降,赦免无罪。”

   那名传令的士兵高声呼喊着,声音传到禁军那里,不少士兵都不自觉的心中一紧,纷纷望向中央位置的陆仁义。

   陆仁义此时依旧一言不发,死死盯着前面的士兵,直到一个骑着军马的中年将领出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