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日之活着再见

第二百一十四章 激战榆树镇(十二)

抗日之活着再见 敖楚戈 2065 2024-05-30 15:48

  中村突围后,带领残存的100多人匆匆撤往山下。

   对于中村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唯有趁着大轰炸撤到山下,方能和仓库里的另一个中队汇合,在那里和八路作最后的决斗。

   毕业于陆大的中村是个出色的基建狂魔,他在被贬到仓库后的大半年里马不停蹄的扩大了原有的工事。

   此前日军已将整个东山挖空,内部的仓库状如蚁巢,四通八达。中村上任以后,又在里面掏挖了许多火力点,还在洞口的周围掏挖了数个侧射小堡,均有坑道与主洞相连。

   仓库位于峭壁之下,曲射火力难以发挥作用,而八路又缺乏平射炮,如果强攻,必将付出惨重代价。中村想,一旦事急,他准备实施爆破,来个玉石俱焚!

   另外,他还耍了个小聪明,一名中尉向他请示是否将开阔地上的骡马大车抢回山洞,或者干脆炸毁,中村略一沉吟,决定不做任何处理。

   这八十多辆骡马大车,装着准备运往青石谷的粮食和弹药,原定于今日上午出发,不料却走不成了。

   眼前的局面是,他没有把握一定能撑到援军的到来,可敌人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在援军到来之前打下仓库,那么,把这几十辆大车的物资留下,就像是在投石问路,给对方一点甜头,让对方见好就收。

   如果对方是聪明人,最好见好就收,双方各退一步,实在是两方都能接受的结局。

   八嘎,这一招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那个家伙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也许能领会到自己的一番苦心。

   ……

   孟占山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楚,山下是一片不小的盆地,盆地中央有十几栋黄色的营房,营房四周是两米多高的围墙,还挖有壕沟。营房后面是大片的空地,空地上停着数十辆骡马大车,大车上装满了困扎结实的口袋和木箱。

   空地后是两个巨大的山洞,紧贴山脚挖成,洞口是两个巨大的铁门。再仔细看,铁门上有十来个射击孔,四周的石壁上也隐隐可见射击孔。

   好嘛,那两个山洞一定是鬼子的仓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孟占山把大手一挥,大吼一声:“冲下去,包围鬼子的兵营!”

   “冲啊!——”

   数千人马在孟占山的带领下,发出排山倒海的喊杀声,潮水般冲下西山。

   可让人惊讶的是,鬼子的兵营居然是空的,孟占山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部队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兵营,很显然,鬼子已经全部撒往山洞。

   大队人马在兵营内停住,在孟占山的召唤下,几个头头脑脑纷纷登上围墙,商讨下一步行动……

   眼前的景象让段峰一脸的不解,“嗨呀?这小鬼子玩什么花招?居然放弃兵营不守,全都退往山洞?”

   林子雄也抽动着鼻子,像是嗅到了什么不寻常的东西,脸上挤满了困惑,“是啊!狗日的还在山洞前留下这么多骡马大车,这不影响他们的射界吗?”

   李青龙一抖双枪,大刺刺地道:“我说!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管它是啥情况?我先带人给大伙趟趟路!”

   林子雄不甘落后,他一心想要报仇,更是心急如焚:“就是,孟教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狗日的没几个毛人了,我先上!我们民团就能搞定!”

   段峰就没那么乐观了,他沉声道:“各位,且慢,恐怕没那么简单!小鬼子竟然放弃西山,又放弃兵营,这说明这山洞肯定没那么简单!”

   郭仲达也皱着眉头补充道:“就是,这山洞周围好像有不少火力点。再者,鬼子看着是逃进去一百多人,谁知道这山洞里有没有别的人马?”

   李青龙有点着急,他最看不起光说不练的假把式,遂把脖子一横,气涌如山道:“我说,就剩这么最后一哆嗦了,说一千道一万,咱也得干!孟大哥,我愿打头阵,捅一桶这马蜂窝!”

   孟占山“哦”了一声,目光扫过众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一旁的段峰忽然惊喜地喊道:“团长,你看那边——”

   孟占山循声望去,但见不远处的山脚下忽然奔来七八个人影,人人都背的背,扛的扛,一个个步履沉重。

   段峰兴奋地大叫:“哎呀!那是大虎他们——”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兵营,连孟占山自己都惊讶不已,他派出去的十二个突击队员,居然回来了八个,众人背的背,扛的扛,看样子发了大财。

   孟占山乐得眼睛都没了,跳下围墙冲着众人大声嚷嚷:

   “我的天!大英雄们回来了,全都是大英雄啊!”

   大虎缓缓放下肩上扛着的迫击炮底座,一脸的惭愧,“团长,对不住啊,我没能把他们全部带回来,牺牲了四个!”

   “说啥呢?这就很了不起了!”

   刘铁柱一弯腰,把肩上扛着的两箱炮弹放下,沙哑着嗓子道:“团长,对不住啊!鬼子的飞机炸得凶,我们只抢出了两门迫击炮和部分炮弹,其它的全毁了!”

   孟占山正要答话,二虎却耐不住了,他在人群后面瓮声瓮气地大喊,“让开!都让开!团长!那算啥?我还抓了个舌头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