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流之铁血奇兵

第四百四十七章 电与一个国家的未来

逆流之铁血奇兵 极品石头 2121 2024-05-30 15:50

  看着鹤卤晓夫极为震惊的表情,加仑将军也是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跟随在张宗卿的身边,加仑将军虽然是作战参谋部的参谋长。

   但张宗卿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活动,所以加仑将军几乎是亲眼看着华国的不断崛起。

   可以说华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强大,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加以形容。

   相对于夏国这些年在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眼下的这座飞机场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如果鹤卤晓夫看到夏国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他怕是会被震惊眼珠子都掉落下来。

   只有亲身参与到华国的建设之中,才会发现这个民族的可怕。

   有时候加仑将军甚至觉得张宗卿以及他麾下这个大踏步朝前发展的华国,或许才是他信仰中的那个国度。

   比之“大风暴”席卷,人人自危的大熊国,这个国度才是真正的理想与信仰之国。

   “鹤卤晓夫同志,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华国的百姓是这个世界最为勤劳的民族。”

   “你今天所见到的这一切,都是我们华国的百姓们付出血与泪获得的成就!”

   “而这一切,也只不过是我们华国这十年所取得的巨大发展中的一部分而已!”

   “你若是深入了解华夏民族,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发展!”

   “你便会发现我们华国的百姓有多么可爱,我们华夏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这世间千年之久!”

   说到这里,秦浩名也是十分的自豪。

   他的胸腔之中有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涌了上来。

   “少帅曾经说过,我们华国并非一个人的华国,她是四万万人的华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华国。”

   “鹤卤晓夫同志,你应该不知道仅仅是十年不到的时间内,我们华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整个华国的铁路网络。”

   “而这个铁路网络的里程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各国,再加上镁国在内所有国家的铁路网络里程总和。”

   “我们华国近代饱受列强羞辱,所以我们奋发图强,我们这一代人仅仅用了几年就走完了欧洲几十、几百年走过的那么路!”

   说到动情之处,身为华国外交官的秦浩名因为激动,眼眶有些湿润。

   “在这十年不到的时间,我华国的公路里程更是超过了除了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公路里程数倍有余,下一步,我们要实现公路镇镇通,要实现公路村村通……”

   “这些年,华国的水泥使用量占了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

   “钢铁使用量也是占据了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其他,即便是在对外战争之中,我们也没有迟缓过国内的建设,我们只是为了华国更强一些,我们华夏更强一些!”

   “强到不用再遭受列强的欺辱!”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我华国将大量的钢铁资源放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至于武器、军舰等建造上只是一部分……”

   “否则在大洋上横行无忌的舰队,又怎么可能是一个三岛倭奴之国?”

   身为外交官的秦浩名只是将华国的简单情况介绍了出来。

   但从秦浩名的目光,从秦浩民的眼神之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每个华国人都是在为整个华国的建设呕心沥血。

   每个华国人都在为这个国度付出一切。

   也难怪在这十年内,华国竟然会像奇迹一般耸立在这个世界的东方。

   曾几何时,这也是包括鹤卤晓夫在内的许多大熊国有信仰之人的梦想。

   只是这路已经偏了!

   而他们的国度也是在D国那无休止的疯狂攻击下,摇摇欲坠了起来。

   鹤卤晓夫突然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他拍了拍秦浩名的肩膀。

   “外交官大人!”

   “我很羡慕,很羡慕你们的国度!”

   “华国在未来,注定将成为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国度!”

   看着鹤卤晓夫的表情,加仑将军也是叹了一口气。

   不过他的眼神随即变得坚定无比,他依然有着自己的信仰。

   这个信仰从一开始就不是局限于一国之内。

   “鹤卤晓夫同志,我想你此行应该有很重要的任务!”

   “我们就不要在这里多待什么了,少帅公务繁忙,我们去行政处等上便好!”

   加仑将军对鹤卤晓夫说道。

   “对对对,此次我奉首席执政官大人之令来到华国,便是希望华国能够伸出贵手,拯救我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度!”

   “在这里多待上片刻,前线便有无数可爱的战士将付出宝贵的生命!”

   “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过去,这就过去!”

   鹤卤晓夫急忙说道。

   此次奉思大琳之令来到华夏,被小胡子和D国军队逼入绝境的大熊国首席执政官思大琳已经是下了死命令。

   若是鹤卤晓夫无法从华国获得帮助,无法从华国收获珍贵的友谊。

   那他就不用回到大熊国了。

   众人在外交官秦浩名与加仑将军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排防弹汽车的附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