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当我得知我娘是一头龙之后……

第390章 玄真论道

  散仙与玄仙相差一线,这一线就是云天之别。

   而玄仙与真仙之差,更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天谴鸿沟。

   如果说黑雾峰下的死神,战力仅仅与玄仙相当,在得到了战神兵书之后的死神,足以和真仙比肩,站在后天神只的巅峰。

   兵者,诡道也。

   以阴阳之道洞察天机,御五行大遁生克万物。

   九宫八卦,奇门遁甲。

   战神一部兵书,包罗万古玄机之变。

   如果说易经可以解开一切宇宙奥秘,窥测天机。

   那么战神兵书,则是真正掌握了宇宙法则,天玄地枢之秘。

   周易只能推演,而兵书却可以将其化为己用。

   死神从战神兵书中学来的不仅仅是统兵之道,还学会了洞察人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江云子刚一现身,死神便晓得他的来历。

   江云子亵渎的眼神令她无比愤怒,但她依然压着怒火,不为所动。

   因为死神知道,若要一个人败亡,必先令其疯狂。

   从一开始死神就动了杀心。

   直到江云子越陷越深,沉溺于美色幻想中无法自拔,死神才果断出手。

   死神不是战神,尽管她掌握了战神之道,却有自己独特的杀戮方式。

   江云子尽显仙之威仪,死神偏要他死的连一只蝼蚁也不如。

   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刀,算尽了天时地利也算尽了人心。

   直到身死魂消,江云子才晓得他今天所犯的错误。

   曾经不可一世,享尽无数荣光的仙人死的无声无息,连一丝念头都未留下。

   ……

   见证了江云子的死,张青玄和陈太清震惊的无以复加。

   震惊之后,强烈的恐惧油然而生。

   他们忽然想起了临行前元倾海的话,元倾海告诉他们如果战斗已经开始,要他们立刻逃回来。

   当时,他们还死活想不明白,元倾海为什么会让他们逃。

   此刻,望见江云子惨烈到极致的死亡,他们终于明白了元倾海话里的意思。

   “陈兄,我们这就回去吧。”张青玄面目萧索的说道。

   “嗯。”陈太清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依旧御风飞行,衣袂飘飘。

   落在凡人眼中,他们依旧是逍遥自在的神仙,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的心情是何等的惶恐。

   惶恐背后,是挥之不去的悲凉。

   两人成仙不足五百年,尚未经历过仙劫的恐怖。

   正是仙姿凌尘,志得意满之时,他们自由生长在昆仑墟,人间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段传说。

   传说中人间有红尘千万丈,广厦千万倾。

   更有人族千千万,在仙人脚下匍匐如蝼蚁灰尘。

   若昆仑墟重归人间,他们也将会随着三茅真君在人间享受无尽尊崇,甚至还可以立下自己的香火神位。

   每当想到这里,他们的心都激动难耐。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人间,看人间百味,做无冕之君。

   可是,谁来向他们解释,人间为什么会有死神这种存在?

   匆匆回到道门阵营,两人立刻前去向元倾海陈述。

   “江云子命中当有此劫,你们把两人交手的情形说给我听。”元倾海从两人的神情中看出了江云子的下场,叹了口气说道。

   听他这样一问,两人微微一愣,露出极为复杂的神情。

   最后还是张青玄硬着头皮将两人所见的一幕告诉了元倾海。

   “江云子能巽风遣雷,更有无数神通法宝护体,难道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元倾海问道。

   “没有。”张青玄说道。

   “死神真的只出了一刀?”元倾海又问道。

   “嗯。”张青玄重重的点点头。

   “去请林雷师,算了,我自己去吧。”

   元倾海离开军帐,径直飞向青云之巅。

   道门论道,实力为尊。

   昆仑墟中,茅山仙宗虽然是当之无愧的道门领袖,但这北宋雷师林玄真却名列仙盟十大真仙第七。

   九天遣雷咒神威无尽,能引三清神雷,演化一方雷海。

   虽然在仙盟十大真仙中仅仅排在第七名,却是北疆妖族最恐惧的一个,在妖族心中,三茅真君都不如他可怕。

   按理说林玄真这等真仙绝无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他能来,是因着临行前收到了三茅真君中定禄帝君的嘱托。

   林玄真虽然桀骜,但却不能不给三茅真君面子。

   除此之外,水火琉璃界本身也存在着无上雷法机缘。

   水火未济庚金生,阴阳不测现雷霆。

   这庚金起的劫数,要以阴阳为炉,雷公击橐,方可化为利刃斩破虚空。

   茅山宗攫取庚金机缘剑指人间,林玄真要的则是应劫而生的真雷造化。

   此刻,林玄真正在青云端打坐,运转体内,以阳龙见炎火,阴虎跃深渊。

   阳龙阴虎皆为丹道行气之法,欲炼金丹先采黄牙,欲得黄牙,须得龙虎,这龙虎就是阳龙与阴虎。

   龙虎交,黄牙生,黄牙生铅汞就,铅汞得金丹成。

   阳龙出于离宫在此地对应的正是天上的炎火之山,阴虎出于坎位,对应的是九地之下的弱水之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