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我要放玩家了

第一百零七章 暗流

我要放玩家了 原子冲击 2152 2024-05-30 16:38

  与天幕外不同,天幕外的堕落之城,整个天空的色调是淡淡的橘红色,就仿佛天边有火焰在燃烧。

   冬木市民在被“传送”到这边后,瞬间就是从物质极度匮乏的状况变成了“管饱”。

   堕落之城的物资极为丰富,每个人都能领取的GP使原先一直处于饥饿状态的冬木市民称的上衣食无忧。

   假如没有地下人的进攻和来自官方的“强行管制”的话。

   这里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天堂。

   按照冬木官方的“新都市管理条例”,所有的冬木居民每个月都要向官方缴纳300GP的“税金”。

   与地下人那边无法无天的状况相比,整体框架未受损失的冬木人在这边依然处于秩序社会。

   曾经的法律在冬木官方的运作下依然有效。

   但是相对的……

   义体化改造也催生了一批特权阶级。

   政府官员,军方领袖,这些人在第一时间就接受了义体化改造,并且是最高档次的。

   改造完成,他们直接就成为了二阶的“新人类”。

   与此同时……冬木人内部也慢慢的有了派系的雏形。

   “纯血派”和“新人类派”。

   接受义体化改造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但是相对的代价来说……

   没有进行“破解”的义体,甚至没有攻击他人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丝毫没有战斗能力。

   冬木官方虽然掌握了义体破解的相关技术,但是并没有向民间普及。

   虽说现在民间也根本没有“军队外”的义体化改造者。

   军队内部关于“义体化”的声音也很大。

   进行改造……就失去了使用现代武器的能力。

   而不论枪械,还是各种技术兵器。

   都不是简简单单几天就能掌握的东西,这些武器的操作全部都要依赖目前军方仅存的三千多名士兵。

   这使得军方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一方面是“升华”,成为远超普通人类的“超人”。

   另一方面,由于军方担心大量士兵义体化后,缺乏人手操作“技术兵器”和枪械。

   这是冬木人面对地下人最大的倚仗。

   是以军方内部的改造一直非常谨慎,这已经引起了大量士兵的不满。

   尤其是冬木人中征召的“超级士兵”开始进驻各个军营之后……

   军方士兵和冬木人征召兵的冲突几乎就没有停息过。

   而纯粹以肉搏能力来说……

   经过义体化改造,战力达到一阶的冬木人征召兵,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一个人打七八个士兵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

   堕落之城边缘,七号检查站。

   装饰相当令人舒适的军营中,木村正在帮坂田上药,自从上次“潜入行动”结束后,两人就回到了军队中。

   之后就是“异变”,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这座“堕落之城”。

   一场堪称血腥残酷的混战后,所有的地下人都被赶出了城市北部,之后大家的生活也算是勉强安定下来。

   对与军来说,这莫名其妙的“传送”,使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弹药补给和武器零部件。

   而堕落之城……这里充裕无限量的只有民用物资。

   至于武器弹药,是不存在的。

   现在的冬木军方甚至在用“土作坊”进行武器修理。

   以及物资匮乏时代军队惯用的招数,子弹复装……

   因为堕落之城的供应单里是有“烟花爆竹”这种东西的。

   虽然因为火药质量和复装人工不稳定的原因,这些子弹的故障率极高。

   但是对军方而言,这起码有了稳定的弹药来源。

   “木村,你就不能轻点吗?”

   鼻青脸肿的坂田此时整个人都仿佛膨胀了一圈,随着木村帮他涂“快速愈合膏药”的动作,还不时的抽搐几下。

   他是被那些“新人类”揍的。

   而自从那些“新人类”进驻军营后,类似的冲突就几乎没有停止过。

   被征召的“新人类士兵”几乎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之前军方对冬木市进行的“治安行动”中,这些不算安分的年轻人也算是被重点照顾的人群。

   经常在街头巷尾就被巡逻的士兵们巡查盘问,在那段大家都很暴躁的时间里,稍有不满就会遭到暴打。

   军营里的情况却是恰好相反,在不动用武器的情况下。

   军方士兵们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这些“开挂党”的。

   经过义体改造后的“新人类”实在是太强了。

   如果不是堕落之城的医疗科技非常发达,只怕被活活打死的军方士兵都能有好几百人了。

   坂田刚刚就参与了这么一场“武斗”。

   一场不知因何而起的武斗卷进了双方上百人,或者说……是20多个“新人类”压着100多个士兵暴揍。

   一场赤手空拳的战斗最后在宪兵队的枪声中停息。

   作为“弱势群体”的士兵几乎个个都像坂田这样,被活活揍成了猪头。

   “队长,你们为什么总是和那些家伙打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