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我当导游的那几年

第223章 想吃娇耳

我当导游的那几年 南甸尹氏 2116 2024-05-30 16:49

  人能有两个心脏?答案是不可能,为什么?自己百度。

   生物只需要一个心脏起搏泵血,太多了没必要,消耗能量不说,也不需要这么复杂。

   “想想也不可能,你现在赶紧怎么样?”

   我揉了揉胸膛,没啥赶紧了,仔细赶紧跳得挺好的,脉搏供氧都没事。

   “躺下,我再看看。”

   我出医院已经入夜了,医生最后只能说自己搞错了,第二次检查却没事,想到医务工作者的辛苦,我也没有为难。

   河南的小吃还是不错的,去领了花花,戴着逛街去,戴上狗绳,花花就可以上街了,但哈士奇的颜值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前提这傻狗撒手没。

   花花不贪吃,喜欢闹腾,漂亮小姐姐都喜欢花花,这让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第二天,天才亮,我就来到了南阳张仲景医圣祠,但我来到的时候,门口已经站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穿着比较古的服装,不认识的看起来都像是汉服。

   出任务花花都和我在,格外的乖,我说的是偶尔。

   花花跑过去,围着老者转了一圈,就在他脚边坐下,我也不敢打扰就在那站着等着,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花花站起身,叫了一身。

   “嘿,傻狗,闭嘴。”

   花花跑回我身边来,老人才像如梦初醒一般转过身,看到我。

   走上前几步,微微鞠躬行礼。

   “渡魂者大人,久等了。”

   我赶忙回礼。

   “晚辈尹武,见过张医圣。”

   老人笑了笑,有些不知所措,又看了看医圣祠的牌匾。

   “我从没想过会流芳百世,到现在已经多少年了?”

   像是在自问,又像是问我。

   “距今已经一千七百多年。”

   这个我记得,飞机上一直看史记。

   “沧海桑田哪,大人,我是否可以进去看看,那位存在说了,这边一切听您的。”

   看得出张仲景很想进去,要不是等我估计自己就进去了,但始终是生前当过官的人,知道什么叫规矩。

   “现在?现在还不行,还没到时间,我们先去吃个早点吧,我带您尝尝河南的早餐吧?”

   我看了看时间,还没到开馆的时间,现在进去被发现有点麻烦。

   “那行,一切听大人的。”

   张仲景倒是很明白。

   “您别叫我大人,您叫我渡魂者或着小尹把,您是长辈,是我们华夏的祖宗辈。”

   倒也不推脱,医圣就答应下来,主要是大人这个称呼有些奇怪。

   来河南吃点什么好呢?那可真是太多了。

   早餐,我们选了比较特色的小吃。

   油馍头。

   类似油馍又不是油馍,口感外酥里嫩,北方人一大清早,在早餐店里喜欢点上一盘油馍头,配上豆浆或者胡辣汤,美美地喝上一碗,吃上一盘,心里身上都是暖烘烘的,可带劲了。

   “不管是这吃的还是眼前看到的一切,都那么的陌生,一千多年啊。”

   老人看着外面热闹繁华的城市,不由感叹。

   “是啊,在这一千多年里,你们同时期的其他文明都消失了,只有我华夏还在,还有很多很多人记得您,还有您的《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我吃完最后一口,对他说道。

   他时不时在发呆,也不知道想什么,我也不好打扰。

   时间差不多了,我带他参观景区,今天刚好周末,人还不少。

   一边走一边看,偶尔闲谈。

   “我死后回来了吗?”

   张仲景下意识的问我。

   “啊,是的,按照史记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您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您一会要去看看吗?”

   这也是行程之一,大门内十米许为张仲景墓。

   可他却没有多停留,一千多年,早就什么都不不会剩下,看着医圣祠对他的记载,开始和我讲述他的时代。

   “我活着的时候,遇到的世间并不好,我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家庭当时殷实,我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记得那时候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是无比的佩服,从那之后开始对学医救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很多都是他说我听。

   “您是个圣人。”

   他转过来看看我,笑了笑。

   “我从没想过做什么圣人,当时社会,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府衙自顾不暇,为争权夺势,发动战争。这使的我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也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记得那是汉桓帝延熹四年,我才10岁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这一学就是多少个春秋,这一生呐。”

   医祠有对这方面的记载,有些记载错误的他也和我说。

   “张伯祖?”我在回忆这个人,想不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