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踏遍山河
两个月后。
华夏国西南,蓉城。
暮春临夏,昨夜刚下了一场小雨,凉爽的轻风带着清新湿润的空气拂过脸颊,一扫旅途疲惫,令人心旷神怡。
庭院中,罗源穿着一身白色练功服,正在打着一套拳法。
这套拳法是他信手拈来之作,招式缓慢,看起来毫无威力,但却给人一种奇妙的灵动之感。
不知过了多久,他双手摆出一个架子,打出最后一拳,方才缓缓收功。
“你的功夫我都已经看不透了!”
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一道惊讶的声音,白晓芸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庭院中,一双美眸正在好奇的打量着罗源。
“练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进步才是怪事!”
罗源声音平淡,似乎对这点进步丝毫不在意。
“...”
白晓芸神色一滞,一时竟也无言以对。
有时候,她都觉得和罗源这种天才待在一起实在是太心累了,时不时的就会遭受来自学霸的打击。
也就是她自幼习武,心智坚定,换做其他人早就被打击的怀疑人生了。
“我要走了!”
罗源沉默了片刻,盯着白晓芸的眼睛,缓缓开口。
“什么?”
白晓芸身体一僵,神色复杂的问道:“你怎么突然要走了?”
“我不知道!”
罗源眼神有些迷茫,伸出手一捏,无形的气流随他的手掌而动,形成了一个似虚还实的气团,“我的丹道之路不在这里!”
“丹道之路就那么重要吗?”
白晓芸认真的盯着罗源,紧咬贝齿。
“呵呵!”
罗源淡淡的笑了笑,转过身来看着白晓芸,“你我皆是练武之人,丹道对我等而言意味着什么,又怎么可能不重要呢?”
唰!
白晓芸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气力,脸色瞬间惨白,沉默了许久,她才垂首,“好吧!既然这样,那你去吧!”
罗源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
翌日。
白晓芸再次来到后院。
还是如往常一般站在屋檐下静静地等待了一会儿。
突然,她好似想到了什么,缓缓推开房门,眼前的一切,让她一愣。
整整齐齐的房间模样如初,却唯独少了那人。
“唔......”
白晓芸捂住嘴巴,无力的依靠着房门,双眼不知为何突然泛红,泪花若隐若现,嘴里不停的呢喃着:“他走了!他真的走了!”
直到此时此刻,她才猛然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经习惯了那人的存在。
不知过了多久,她强撑着身体,表情茫然的走进房间。
一封书信和一个锦盒留在了桌案上。
白晓芸打开书信,神色渐渐生出复杂变化。
悲凉、感慨,迷茫......
良久。
她放下书信,轻声长叹:“你连与我告别都不愿吗?只希望你能如了心愿吧!”
只见书信上寥寥几字“有缘再见!勿念!”
......
一个月后。
罗源重新回到了穿越最初的地方
缅北野人山。
曾今的痕迹早已被丛生的杂草所掩盖。
“唉!”
他轻叹一声。
耳边隐隐能够听见,这遮天蔽日的丛林中多少亡魂的悲鸣。
有华夏人的,也有霓虹人的,但此刻他们不分敌我,都成了埋葬在异国他乡土地上的一缕孤魂。
随后,罗源顺着曾经的足迹走出野人山。
从滇省到浙省。
两年的时间,山川依旧,物是人非,罗源情不自禁的生出恍惚之感。
路过武当山,罗源没有去打搅虚玄道长,选择了默默地离开了。
群山如画,碧峰如洗!
积攒了千年古韵的武当山或许会在之后的劫难中沉沦,失去原有的纯粹,也或许能够涅磐重生。
重走长征路,好似不过昨日!
人或许会逝去,但精神永存!
一路向北,到达了关中大地。
昔日繁华锦绣的汉唐长安已然凋零,古老的建筑逐渐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曾经的盛世似乎也成为了梦幻泡影。
千里沃土的关中平原水土流失严重,一眼看过去,是望不尽的荒凉。
这个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明珠,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色彩。
但在罗源眼中,却日出东方一片红,人心所向,天下俯首!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时代在进步,万事万物皆难逃腐朽的命运,唯有不朽的意志永存!
顺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他一步一个脚印继续上路。
见识过“塞北第一套”的河套平原和“风吹草底现牛羊”的漠北草原。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有着“万山之祖!万神之乡!”之称的巍峨昆仑山脉。
这座烙印着华夏民族五千多年的兴衰荣辱的神山,永恒不朽!
好似在孕育着一尊古老的神圣。
随后,罗源离开了华夏,前往天竺,中亚这些同样孕育了文明古国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