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无限之量子永生

第二百四十二章 打破死亡轮回

无限之量子永生 本人云天 2147 2024-05-30 17:12

  “为了什么?为了真正明彻自我形态,构建概率模型,由伪·量子永生进化为真·量子永生。”

   云天的眼中仿佛爆发出剧烈的光芒。

   “我已打破死亡轮回!”

   云天给自我自定义的身份是,玻尔兹曼大脑原理的宏观量子态生物。

   宇宙整体不断熵增,化有序为无序。

   而玻尔兹曼提出宇宙可能会局部逆熵出粒子,甚至逆熵的粒子很巧合的可以构成一个大脑。

   于是有了玻尔兹曼大脑的猜想,只是云天更进一步,由大脑化为实打实的人类。

   宏观量子态则对应的是人类本身。

   根据双缝干涉实验,人类的观测可以影响微观世界,但是宏观世界对人类来说依旧是确定的,实在的,客观的。

   而云天的观测行为可以创造世界,等于是在干涉宏观,于是定义为宏观量子态生物。

   他的能力有二,一为穿越世界,二为量子永生。

   而当他明白幻想世界不是客观存在的平行宇宙后,有了第三个能力。

   观测宇宙。

   现在云天懂了他的穿越原理本质是概率操控,观测宇宙原理是因为他是宏观观测者。

   那么量子永生呢?

   这个让云天活到今天,度过艰难时刻,还有可能让云天陷入死亡轮回的量子永生根本原理又是什么呢?

   量子永生不是云天一个人的永生,它又称为量子自杀,乃是引用多宇宙原则解释薛定谔的猫并援引到人类身上。

   一个人的每一次选择,都会使得宇宙分裂为两个。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一个生,一个死。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意识自他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会他会在一个宇宙永生不死。

   最初版本的量子永生,并不是一个能力,而是一个规律,一个现象。

   一个世界的你用刀割腕自杀,此行为造成了两个结果,一个生,一个死。

   生的那个世界可能是刀由实体化为概率波,从手腕完好无损的穿过去,然后又恢复成了刀。

   也就会有一个世界的你,怎么死也死不了,最后能续到宇宙终结。

   或许你也有着死里逃生的经历,或许你是那个平行宇宙中活下来的幸运儿。

   但是,无数平行宇宙,甚至还再不断分裂的宇宙,有无数个自我。

   哪个才能活到宇宙终结?那个运气爆炸怎么死都死不了?

   不知道,不确定,谁都有可能。

   有人说人类的寿命有极限,但是有可能在某个宇宙,那个人快死的时候,科技大爆发了,能永生了。

   或者遇到外星人为了研究宇宙生物多样性,把那人做成永生的活体标本了。

   甚至宇宙直接给他续一命,他身上的粒子化为概率,然后真空返还给他一具全新的身体。

   无限的宇宙,意味着每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可能也可以在单一宇宙化为必然。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可以永生,而死去的世界对活着的人来说没有意义。

   量子永生是规律,不是能力。

   但是,云天恰恰就是无数平行宇宙的巧合。

   恰巧因救人而死于宇宙逆熵区,成为了宏观量子态生物!

   量子永生不再是一条规律,而是成为了他的能力。

   死后可重来,而不是死了之后就化为没意义。

   普通人也可以永生,但是永远接触不到神秘测的力量,因为别人依旧是人,不能观测其他宇宙,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

   ……

   那么无数宇宙哪个自我能最终永生?

   不知道。

   但是云天拥有量子永生后,就等于被宇宙钦点。

   相当于宇宙对云天说。

   “平行宇宙已经决定了,就让你来当永生者。”

   本来在时间线未发展到宇宙寂灭时,无数平行宇宙的自我哪个都可能死。

   但是化量子永生现象为能力让这个宇宙的云天永远死不了。

   本宇宙云天每死一次,都等于让其他平行宇宙的自己替命了。

   好了,讲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云天的量子永生,就是宇宙钦点他能活。

   云天把活的概率刻印在这个宇宙上的自我,把死的概率推给其他宇宙。

   这,依旧是概率操控。

   量子永生,虚空涨落,回归真空,三者的本质都是一个,那就是……

   概率操控。

   或者说本来就没有这三个能力,这三个能力也只是概率操控的延伸。

   云天原本对这一点就是差不多明白,如今庞大的计算力足矣让他构建一个概率模型。

   如今,他已经由伪·量子永生,进化为真·量子永生了。

   万法本唯一,就像统一场统一四大基本力一样,云天的种种能力也终于寻到了根源。

   曾经他死后,世界重启,再来一次,意识覆盖平行宇宙的自己。

   这是黑箱操作,因为云天不懂其原理,没有足够的知识与计算力了解一切,宇宙自然而然的适应。

   一旦一步走错,就会深陷不断重启的世界线,最终不断轮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