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卑鄙无耻的手段
对向自己不怀好意的人,苏东来也不必对他怀有善意了,因此,那友慢慢举起来的剑,还没有真正举到平胸的高度,忽然闪电间,向对方的咽喉刺去。
这个咆哮哥,估计是受了华夏古典武术的影响,讲究的是姿势到位,哪里想得到,苏东来的长剑,才提到腹部,就斜向上刺去,虽然他的反应也不慢,但毕竟落了一个后手,来不及拉开架势,只得将长刀一竖,挡在身前,将长刀的刀面,当做盾牌来用。
苏东来一瞬间,就刺出了十几剑,剑剑都击在刀面上,发出了一连串叮叮当当的脆响,只是对方的长刀,挡在咽喉前,刀尖挡住了他自己的眼睛,祝所有的十几下,左遮右挡,刀刀都挡住了长剑,是因对方的眼睛,紧紧地盯住了苏东来手腕,而之所以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苏东来的长剑在刺出去的时候,为了突破对方刀面上的封锁,求得角度上的变化,所以,虽然长今的目标一直是对方的咽喉,但手腕却一直在左右两边晃动,让对方看的清清楚楚。
长剑握在手上,昨晚轻微的转动,就能够带动剑尖方向的转变,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可以从那一点点的变化中,推断出整个进攻方向的改变,苏东来明白这一点之后,接下来的十几剑,在刺出的时候,手腕的动作,作出了改变。
斜握着剑,直向刺出,在刺出的过程中,手腕忽然发力,让剑身横扫过来,等到剑身完全摆正时,再加一个短暂的力,让剑柄回一下。
这种细长的长剑,在古时候,属于西洋剑的范畴,由于制作剑身的材质,弹性比较好,近身的宽度又不大,所以这种场景就极好的柔韧性,在劈与砍这一类的招式中,剑身容易发生扭曲,所以,这类剑最强的攻击,往往是以直击为主,也就是刺。
但在中华古典武术里面,向来讲究的是正奇相生,本来近身容易扭曲,是一大弱点,但特意把这种弱点去放大,再加以利用,那又成了一门奇技了。
苏东来本来不熟悉这一门技巧,她从小跟着外公练的西洋剑术,也不是让他来进行生死搏杀的,在他外公的眼中,这仅仅是一个古典贵族,必须掌握的技巧,但是他外公的剑术十分高超,对剑身容易弯曲的利用,也十分地有心得,曾经在苏东来面前做一个表演,在一根细木棍后面,用绳子挂了一个小水果,然后一个直刺,剑身绕过小木根,都刺中了后面的水果。
苏东来也是连续刺了十几剑,都没有刺中长刀后面的目标,所以他就下意识的把这种招式使了出来,只不过他从来没有具体练过,在接下来的十几剑,大部分还是刺在刀面上,但是,他也在认真体会着,直击时的速度,与横向摆动的力度,要该如何的配合。
咆哮哥,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被人连刺了十几剑,虽然勉强挡住了,但是一条受伤的腿,严重地影响了他下盘稳固,从长剑上传的力度,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就要向后倒下了,急切之间,他用左手抓住了身后的门框,将局势稳定了下来,正当他想制造一个机会,进行一次绝地反击时,他发现自己的眼睛,已经无法准确的抓住对方招式了。
明明这一下直刺过来,剑尖应该点在自己的左边,他的长刀往左边稍稍偏了一点,依然挡住了自己的咽喉部位,但是那一剑,却点他自己刀面的右边上,差点将刀身点得翻转过来,他只好把全部的力气,都用在持刀的在手上,其他的想法和招数,根本就没有余力去实现。
接下来的几剑,飘忽无比,咆哮哥再也没有看到他的手势乱变,就那么直来直去,但是拿长剑的剑尖,却像一只舞动的精灵,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四处乱窜,自己只有将刀面翻转,刀向向外,双眼从刀身两边向别看去,往往是剑尖离自己只有几个手掌的距离时,自己才能反应过来,再次将刀面向外,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挡,这才挡住了对方的剑尖。
毕竟对方的天赋也很不错,就这么十来剑下来,他也看出了一点门道,并且正在慢慢调整自己的节奏,只不过几下之后,苏东来仗着自己以前受过指点,提前对这种剑术有了一定的感悟,但是他也感觉到了,对方正在慢慢适应自己的剑招,于是他忽然加大了力度,直接一剑,猛划而出,剑尖绕过了对方的长刀,直接向另一个方向弹去。
咆哮哥已经感觉到不对了,除了长刀的格挡之外,他迅速的将头一偏,好在长剑的刃口是朝上下的,绕过长刀的长剑,贴着脖子向后刺去,直接将脖子里的皮肤刺破了,将耳朵下面的皮肤,割开了长长的一道口子。
然而这一剑,来的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刀剑相交,居然是两者交又而过,并无半分碰撞,让咆哮哥觉得避无可避,挡无可挡,一是心中大骇,左手抓住门框,使劲一扯,整个人电光闪过一样,窜到了巷子中间,他终于退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