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永生工程

第184章 小行星带

永生工程 蛮渔 2001 2024-05-30 17:42

  做为电磁波学和射线学的专家的里得·恩文站起来说到:“我认为这个计划非常可行,而且需要在我们的计划A和计划B之前来执行。在我们第一批宇宙飞船能够接触新年彗星的时候就开始执行,让24个这样的装置进入彗星的同步环绕轨道,虽然这很难进入快速运行的彗星同步轨道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25年之后,绝对是可以轻松办到的。”

   “然后我们就开始释放我们想要的高强度电磁波,这样也许不需要等到我们数以万计的的变轨计划宇宙飞船感到,我们就能够将整个新年彗星炸碎。成为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一样的存在。”

   “成为像小行星带一样存在?”行星物理学家长得像蒙娜丽莎的塔丽莎激动地站了起来。

   里得·恩文点点头:“是的,当彗星“嘭”的一声爆炸,彗星就会像一个颗在空中绽放的烟火。原本来轨道上运行的势能将大大降低,四分五裂的碎石块儿必将脱离轨道,受到周围星体引力的影响进入新的轨道,很有可能成为像我们太阳系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存在于火星木星之间?”做为一直都是埋头苦苦钻研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张云勇对天文学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一些简单的天体知识也是了解甚少。

   “哦,看来不了解我们天文学的朋友对此还不是很了解,如果有人问你们‘太阳系有几个行星?’,我想你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太阳系有九个行。’”天文学物理学家塔丽莎摊摊手微笑着说。

   张云勇点点头,表示对方所说不错。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是张云勇从小学地理课本上就学到的东西,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张云勇背得都香蕉发了黑——熟透了。

   虽然其中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但很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太阳系有九个行星,这好像也算不得太严重的认知错误。

   塔丽莎将张云勇点点头表示自己所说的没错,就继续微笑着说到:“其实太阳系不只有9颗行星或者8个行星。”

   “那到底有几个?”张云勇看着眼前的女科学家塔丽莎问到。

   “太阳系的行星估计有至少50万个。”塔丽莎说到。

   “什么?你是说太阳系有50万个行星?”张云勇差点惊到下巴。

   塔丽莎露出那诡异的微笑说到:“是的,我们平时总是说‘九大行星’,大家往往忽略了这个‘大’字,不知道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大行星,其实是因为在我们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小行星,因为太多,我们称之为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统计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

   “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主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带。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着更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木星的引力牵制,它们很有可能像一群军舰一样向着太阳的方向收缩,越过火星轨道,和我们的地球摩擦碰撞在一起。”

   “如果我们数以万计的宇宙飞船经过小行星带,想必一定是是非常壮丽的景象。”

   “关于形成的原因,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某种原因,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挡地带未能积聚形成一颗大行星,结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被认同的行星形成理论是太阳星云假说,认为星云中构成太阳和行星的材料,尘埃和气体,因为重力陷缩而生成旋转的盘状。在太阳系最初几百万年的历史中,因吸积过程的碰撞变得黏稠,造成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丛集,并且使颗粒的大小稳定的持续增加。一旦聚集到足够的质量—所谓的微星—便能经由重力吸引邻近的物质。这些星子就能稳定的累积质量成为岩石的行星或巨大的气体行星。”

   “在平均速度太高的区域,碰撞会使星子碎裂而抑制质量的累积,阻止了行星大小的天体生成。在星子的轨道周期与木星的周期成简单整数比的地区,会发生轨道共振,会因扰动使这些星子的轨道改变。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间,有许多地方与木星有强烈的轨道共振。当木星在形成的过程中向内移动时,这些共振轨道也会扫掠过小行星带,对散布的星子进行动态的激发,增加彼此的相对速度。星子在这个区域受到太强烈的摄动因而不能成为行星,只能一如往昔的继续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小行星带可以视为原始太阳系的残留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