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神经殖民者:进化变异后在宇宙开疆拓土

第三十二章 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危机时刻

  火星北纬65.3,乌托邦平原最北边与北极高原交界处,唐古拉水矿矿坑前。

   机器人们为将要出发的同伴拉起了欢送横幅。

   红底白字的横幅上写着“不畏艰难,一路顺风”。

   十辆庞大的运输车,整齐地排列在矿坑前的平地上,车上挂着硕大的红绸子大红花,喜庆而热烈。

   “哇喔!咱就是说,欢送仪式还得是这种中式复古风,喜庆热闹!敢问,这是谁的主意?”刘青松在后台问道。

   一个陌生的声音出现了:“这是咱们第一小队的创意!”

   另一个陌生的声音接着说道:“第二小队,第四小队,第五小队也有礼物!”

   说罢,一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气氛满满。江小军知道,这是驾驶队的伙伴们的杰作。

   “吼吼,跟过年一样啊!就缺个杀猪菜了!谢谢兄弟们啊!新世界公司驾驶大队都到齐了,真是难得啊!”刘青松欢喜地说道。

   江小军第一次见到这番景象,也着实是开了眼。此刻的火星水矿上,一个人类都没有,却营造出了这么欢快的氛围。

   虽然理智在提醒他,机器人再智能,那也是机器人,绝对不需要这样的情感体验。但他的情感告诉他,去他妈的理性,此刻天地万物,不论有没有灵魂,一定都能被这份欢快所感染。

   与此同时,这一切也以直播的方式,与全体网民共享。

   各个平台的直播间和虚拟空间之内,顷刻间涌入大量网民,前来窥探他们的工作。

   欢送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们该出发了。就这样,江小军和刘青松驾驶着十辆运输车,起程了。

   这十辆运输车和地球上普通的相比,有两个适配在火星进行长途运输的功能。

   一个是巨大的轮胎与强大的驱动力,来保证在火星行走的过程中,不被巨大砾石或者沙质地面阻碍,被困其中。

   另一个是智能温度调节系统。火星上,不仅纬度间的温度有着巨大的差异,昼夜间的温差甚至超过了100摄氏度。

   为了节约能源,温度调节系统会监测外界温度,实时调节车内温度,保证冰块不融化。

   之所以要运输冰块而不是液态水,主要还是因为,在这种空气密度极低的星球上,低温是常态,高温则与太阳有关。

   运冰比运水要更加安全,当然,也更节省能源。

   为了保证动力,每一辆运输车都配备了一块核电池。从北极冰盖到伊希斯农场之间,有两个补给站。

   一个补给站的位置是1976年美国维京2号着陆地点;一个补给站是2021年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地点。

   两个补给站都都是由智能机器人驻守的物资供给地,可更换核电池,以及检修机械。

   就这样,十辆运输车不分昼夜地在火星的大地上驰骋,朝着伊希斯农场而去。

   白天,稀薄的大气让天空显得格外空旷,似乎只要朝天空轻轻抛掷一个石块,就能让石块飞向宇宙。

   江小军的神经元电波被神经纤维管转化成了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递到十辆运输车的主机上。

   这十辆运输车便成了长在江小军身上的手和脚,只要他稍动意念,便可同时操作这十辆运输车向前行驶。

   同时,十辆车的主机也具备智能系统,不需要江小军每分每秒都进行操作,它们也具备自动化的能力。

   而刘青松则紧密地监控着后台,查看各个部分的数据,帮助智能系统快速学习,让智能变得更智能。

   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由于这是两人的首航,这一天在极度紧张中度过。

   江小军也是头一次驾驶着十辆车,在极度颠簸的戈壁上行走。晚上,从接入口下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晕晕乎乎的,走路直晃悠。

   到第二天,两人便彻底适应了,一切也变得井然有序。

   他们就这样行走在几乎没有任何风景变化的乌托邦平原之上,很快便感到异常的无聊,以及因无聊枯燥而带来的疲惫感。

   “小石头,大石头,超大石头,小石头,大石头,超大石头……带薪旅行的体验感也太差了吧……”

   刘青松已经无聊到了极致,开始数石头玩,完全忘记了,他们此刻正在直播,网友们正饶有兴趣地窥视着他们。

   不过,很快,刘青松的无聊行为迎来了一波网络上的吐槽小高潮。

   “驾驶员这种职业吧,和地球上的建筑工啊,快递员啊,这种工作差不多,不需要太高素质的人来做,素质不高所以才会干这种事……”

   “这人怎么这样啊,工作不认真,在这里摸鱼!看风景也不用去火星看吧,回地球看来,把他扔撒哈拉里看个够!”

   “跪求换个人干这种伟大的事,伟大的事情还得伟大的人来完成……”

   孟宇忙通过后台提醒刘青松不要乱说话。

   看到自己被骂成了筛子,刘青松才意识到出了大糗。第三小队的众人,也确实没有想到,他们严防死守的江小军没有出问题,阴沟里翻船的居然是刘青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