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冰封末世:觉醒SSS天赋,从妖灵契约开始

第五十四章 北极科考队

  画面中低劣的清晰度,对于于洋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模糊的影像中,暴雨将整个山林淹没,泥石流似乎阻截了所有道路。而拍摄者似乎是一队驴友,此刻被困在一个山洞内。

   后面快进掉的部分都是断断续续的,于洋也很耐心。

   直到暴雨停下,抖动的画面显示着拍摄者的欢喜心情,但是等他们走出山洞时,却诡异地发现前面似乎有一些打斗的痕迹和血印。

   只是搜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其他关键性的证据,最后在驴友的提议下,原地等待救援。

   在等待过程中,拍摄者出于谨慎,镜头在扫过一圈发现没什么异常后,将镜头对准了打斗的痕迹处,那里留下了一处醒目的剑痕。

   可还没等画面聚焦到剑痕上,忽然有一道光影闪过,画面在旋转中定格在前方死寂的山林小路中,大约七秒之后,整个画面消失。

   而一行的驴友再次醒来时,已经回到了山脚下,在他们前方,是一条被人为开辟出来的小路,通向的,是附近的小镇。

   人虽然都没事,但是完好无缺的摄像机却像是遭到了严重损坏,无论如何也调不出先前记录下的画面。

   直到这份录像被警方请来高人复原,警局才意识到可能和一些特殊的东西相关,这份影像即刻被送往公司。

   而公司忙于应对王国的行动,对于这份影像也没有人去过多的关注。

   现在于洋将画面调回到剑痕上,放大再放大,直到眼前只剩下这处剑痕。

   “千分之二运行。”

   随着于洋话音落下,整个首脑最核心的超脑计算机开始了千分之二的运行,而于洋自己随时能调动的权限也不过百分之一。

   就连针对王国的行动,所产生的数据验算,也只不过是占用了千分之三。

   所以当超脑开启运行时,几乎不到一秒,就有人询问于洋发生了什么事,紧接着,是首脑的其他成员,甚至周局长也发来一个明晃晃的熊猫问号。

   对此,于洋统一回复:首脑验证猜想,勿忧。

   于是,一堆我懂的表情内涵出现在回复界面,于洋皱着眉头把对话一一删除,只保留了周局长的对话。

   因为周局并没有给任何回复,所以于洋犹豫再三还是把对话剔除了。

   当周局选择让首脑站到聚光灯下时,首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首脑一旦介入时局,就势必会引起许多猜忌,哪怕是周局长,也不例外。

   制衡二字,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门管理学。

   将杂乱的思考排除,于洋将目光汇聚到超脑的验算上,而验算的结果也不出于洋所料。这剑痕的出处,正是十七年前的逃犯所持之剑。

   在以所谓正义的名义处刑了七名罪犯后,他遭到了公安的追捕,潜逃至今。

   而剑痕还曾出现在几处地方,最近的就是几处林场,更巧的是,这些林场都曾有妖灵作祟,但他去后,这种情况下降了很多。

   于洋微微一笑,自语道:“原来是灯下黑,去做守林员了啊。”

   随后,超脑呈递了一份图片,那是监控拍下来的。

   图片放大后,是一柄被白色绷带缠绕在背后的长剑,其面漆黑如墨,犹如一头深渊巨兽蛰伏其中,任何驾驭它的人都将被拖入深渊。

   “就它了,把资料发过去。”

   这时候一名助手问道:“是咱们去取?”

   “当然是他自己去了。”

   轻笑一声,于洋转头就去处理别的事情了。

   助手心想:您谱真大,人要是不去取,这算谁的?

   但是想是这么想,助手是一个字不敢差地将资料转赠了苏逸。

   而此刻的苏逸,早已经坐上了专座飞机,前往北极基地去了,应相关部门要求,他不能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储存空间更是被封禁了。

   将近一天的煎熬下,苏逸总算是能从豪华套间里钻出来了。

   再这么坐下去,舒服得都不想下来了。

   到达距离北极最近的机场后,还要转乘,最后将与几位其他观摩者一同乘坐科考破冰船一起前往基地。

   苏逸是这一行人中,最后一位抵达的人。

   极夜下的北极,是夜空也明镜似的广袤。

   在确认了身份后,苏逸才登上了这艘破冰船,此刻船台上是一些科考队员在指着远处的冰天雪地说得天花乱坠,一些年轻的队员崇拜谈不上,但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自知与我无瓜的苏逸,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很小的房间只有一个小浴室,一张挂在墙上可以支下来的桌子,还有一个床。

   不知道其他人房间怎么样,反正苏逸没啥意见,撂下包就要躺会。

   但偏偏有人敲门,苏逸只得弹起,拉着门把打开道:“哪位?有事?说话。”

   敲门的人还没反应过来,苏逸这一套小连招就快给她CPU干烧了。

   “那个,我是科考队的,我们晚上有个聚会,你们要不要来啊?”

   长相素净的科考队新人,衣服上有蓝羽二字,应前辈们的要求前来邀请苏逸这帮子外人,一方面是为了团队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想和苏逸这些有来头的家伙们打打交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