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关外盗墓王

看上一章

关外盗墓王 许狗儿 2057 2025-09-25 14:51

  (看上一章。)

   (看上一章,这章不用看,明天修改。)

   # 老槐树下的守望

   老槐树的叶子又黄了,一片片打着旋儿落下来,铺满了李家大院的门前。李大山坐在门槛上,眯着眼睛看那落叶,手里的旱烟一明一灭,像是跟着他的心事一起闪烁。

   “爹,进屋吧,外头凉。”儿媳妇秀英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件外套。

   大山没回头,只吐出一口烟:“再看看,再看看。”

   他知道,这槐树叶落尽的时候,就是村里年轻人又要外出打工的时候了。他的儿子李强和女儿小慧,都在收拾行囊。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前,沉默地吃着饭。只有五岁的孙子小石头不知愁滋味,叽叽喳喳说着幼儿园的趣事。

   “爸,妈,我和小慧商量好了,过了十五就走。”李强终于开口,声音低低的,“今年厂里订单多,早点回去能多挣些。”

   小慧接话道:“哥说的是,张老板说了,提前返工的每人补贴五百块呢。”

   大山老伴王桂花往儿女碗里各夹了一块肉:“多吃点,外面吃不到家里的味道。”她的手有些抖,肉差点掉桌上。

   大山一直没说话,只是扒拉着碗里的饭。他知道拦不住,村里的年轻人像候鸟,年年南飞北归,已是常事。

   夜里,大山睡不着,起身走到院里。月光如水,洒在老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棵树是他曾祖父种下的,已经一百多岁了,见证了这个村子的悲欢离合。

   “爹,您也没睡?”李强走出来,递给父亲一根烟。

   父子俩蹲在槐树下,沉默地抽烟。最后大山开口:“在外头,别太省,该吃吃,该喝喝。家里你别惦记,有我呢。”

   李强点点头,眼睛有些湿:“小石头就拜托您和妈了。等挣够了钱,我们在县城买套房,接你们一起去住。”

   大山没接话。他知道县城房价,儿子那点工资,不吃不喝也得攒上十几年。

   正月十六天没亮,村里的拖拉机就突突突地响起来,这是要载着年轻人去镇上的车站。秀英红着眼睛给小石头穿衣服,孩子还不知道即将与父母分离,高兴地手舞足蹈。

   临行前,小慧抱着小石头亲了又亲:“听爷爷奶奶的话,妈妈过年就回来。”

   小石头这才意识到什么,哇的一声哭起来,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不放手。最后还是大山硬是把孩子抱过来,示意女儿快走。

   拖拉机开动时,卷起一阵尘土。小石头在爷爷怀里哭得撕心裂肺,大山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那拖拉机一路颠簸。

   日子又回到了老两口带孙子的模式。大山每天下地干活,王桂花在家操持家务,接送小石头上幼儿园。孩子想爸妈,晚上总是哭闹,老两口就轮流抱着他在院里转悠,指着天上的星星说:“爸爸妈妈也在看同样的星星呢。”

   春天,大山在田里忙活,小石头跟在后面像个小尾巴。夏天,爷孙俩在老槐树下乘凉,大山给孙子讲他爸爸小时候的糗事。秋天,他们一起捡槐树籽,串成项链。冬天,围在炉火旁,教小石头认字算数。

   村里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壮年男女几乎走光了。大山当上了村民小组长,谁家有事都爱来找他。张家的水管破了,李家的屋顶漏了,王家的老人病了,大山总是有求必应。

   然而这一年,村里发生了不少变化。先是来了个年轻的第一书记,说要发展乡村旅游。大山起初不信,这穷乡僻壤,谁来看啊?

   但第一书记没气馁,带着几个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大山作为小组长,不得不配合工作,虽然心里直嘀咕。

   让人意外的是,暑假时真来了一拨城里人,说是来体验农家生活的。大山家也分到两家游客。王桂花拿出看家本领,做的农家菜让客人赞不绝口。小石头更是成了团宠,城里人拉着他拍照,夸他聪明可爱。

   客人临走前,留下了一笔不小的食宿费,还说下次要带朋友来。

   更让大山没想到的是,女儿小慧突然回来了,不是过年过节,而是八月的中旬。

   “爸,我和哥商量好了,我不回去了。”小慧宣布,“我和几个姐妹想回来开个农家乐。”

   大山瞪大了眼睛:“你说啥?不在外头打工了?”

   小慧眼里有光:“现在村里旅游业有起色,第一书记说了,能帮我们申请创业贷款。我看咱们这风景好,空气好,城里人就喜欢这个。我和秀英姐通过电话,她也想回来呢。”

   大山一夜没睡,脑子里翻江倒海。第二天一早,他去找了第一书记。两人谈了一上午,大山越听越激动。

   周末,大山召集全村开会。在老槐树下,他站在石磨上,声音洪亮:“乡亲们,咱们村有希望了!第一书记争取来了项目,要帮咱们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愿意回来的年轻人,有创业扶持政策!”

   起初大家还将信将疑,但看到小慧真的张罗起了农家乐,陆续又有几个年轻人回来了。有的种有机蔬菜,有的养土鸡土鸭,有的做手工编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