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太玄道尊

第131章 礼乐还是礼法?八大真传

太玄道尊 指鱼 2046 2024-05-31 08:58

  就这样。

   王陈和尉缭在文学馆五楼畅聊三天三夜。

   两人同吃同睡,累了就和衣而眠,醒了就继续分析当前的局势和问题,头脑风暴一般思索解决的方法,两人都是大男人,又都是修为高绝之人,没什么不好意思,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两人越聊越多,越聊越深。

   尉缭觉得自己从没有哪一刻,像此时这样酣畅漓漓过。此时的他头脑格外清晰、思维格外活跃,以前许多没有想到的问题,没有想通的问题,全在和王陈的不断交谈中,不断发现和解决。

   这种来自智慧的碰撞,来自灵魂的认可,让尉缭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王陈的真诚、强大、智慧和气魄都让他耳目一新,由衷感到钦佩和敬服。

   他觉得,他和王陈在很多方面都属于将遇良才、棋逢对手,而在有些方面王陈还要远超于他。

   这种不断长进的感受,还是自他学有所成以后,首次体会到。因此,尉缭格外珍重,此时此刻,他只想永远跟着王陈。

   各位看官,如果来自后世,定然知道一句后世女人最崇拜的信条,那就是,希望找一个能带着自己不断进步的人过一生。可见,后世的女人是多么的清醒和理智,她们深刻的知道,那种不断进步的快乐感和收获感,到底有多重要。后世的男人就不怎么清醒了。

   很多男人都是恋爱脑,被掌握了真理的女人不断pUa,再加上又被身下二两肉控制,自己给自己划出许多条条框框,自己给自己下套挖坑,最后作茧自缚,以致于作出许多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事情出来。

   哎,这些沸羊羊的丑闻,不说也罢。

   就说尉缭此人,无论是治国统军、出谋划策,亦或是武学造诣、剑道修为,都是当世一绝。

   王陈极为看重此人,也想尉缭真心实意的效忠自己。

   但在原世界里,尉缭在天下一统之后,就不知所踪,再结合尉缭对嬴政的评价,不难推断,尉缭大概率是畏惧嬴政可能会鸟尽弓藏,便学做那陶朱公范蠡一般功成身退了。

   结合史实,不难看出尉缭这般行为,证明了他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聪明人。

   聪明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直觉,尤其是第一印象。

   针对尉缭的这种心理特点,王陈对症下药,准备多管齐下,彻底收服此人。

   其一曰待人以诚,王陈只要有时间就会跟尉缭聊聊,增加互动,增进互相之间的感情,除了没有透露自己穿越者身份外,王陈几乎算是对尉缭推心置腹了。

   其二曰展示威权,在和尉缭的接触中,王陈没有一上来就把自己所有的能力都展现出来,而是循序渐进,让尉缭在发现王陈这项能力极为超群之后,又在另一个方面更加强大,再加上是尉缭自己发现,王陈没有刻意表现,就抹去了尉缭可能存在的警惕和抗拒,如此步步推进,步步种下心理暗示,一切都水到渠成,没有一丝勉强。

   其三曰许之以利、尊之以荣,光有威权当然不够,王陈明确了他的地位,他就是自己的首席军师,是天策府长吏,只待功成,太尉还是丞相随便挑,封侯拜相是基本保障。这其实是实现了尉缭胸中抱负,做一个魏国的太尉有什么意思,要做就做全天下的太尉。

   尉缭当然吃这一套,只要有才华,就都吃这一套。反而是那些专业能力不强,只能赌命做领导的人不吃这一套。

   ……

   就在王陈和尉缭促膝长谈之际,天下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便是秦国上将军蒙骜率军二十万攻打魏国,此时正在逼近魏国都城大梁,也即后世开封。

   魏国乃天下之中,秦国此举无疑已经刺激到了其他国家。不过这件大事,后面再说。

   至于这第二件大事,便是荀夫子入秦。

   而且还是带着“两子”“两家”“两相““两帝师”这八位亲传弟子跨过函谷关,入秦,那个虎狼之秦。

   荀夫子也不愧为儒家后圣,他不仅自己牛逼到没边,教书育人的本事也是没边。

   他这八位弟子,每一个都是鼎鼎有名。

   门下“两子”,韩非子,公孙尼子,都被冠以“子”了。

   门下“两家”,诗家毛亨,政治外交家陆贾。

   门下“两相”,秦相李斯,汉相张苍。

   门下“两帝师”,楚元王师浮丘伯,汉孝成帝师陈嚣。

   荀夫子此般作为,被关外的六国诸子彻底视为背叛,不仅是对六国立场的背叛,更是对儒家的背叛。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来太话长了,就省略掉秦国先祖的筚路蓝缕的奋斗过程,只讲结果。

   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前的最后五十年内,函谷关内(秦国)一直活跃着法家和纵横家。

   而在关外的六国诸子百家则聚集在稷下学宫。

   自商君以后,稷下就一直是与秦国对峙的精神世界支柱。

   而儒家大宗师荀夫子,则为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精神世界的老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