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

第464章 怎么处处都有神武军?

  “金芝,你怎么来了?”

   陆鸣看到方金芝进入被窝,还吹灭了灯火,不由笑了。

   方金芝紧紧抱紧陆鸣,微笑道:“我看到你将李清霜赶走就过来了。”

   陆鸣纠正道:“不是赶,这本来是我的房间。”

   方金芝才不管这些。

   如果阿郎有其他人伺候,她不会过来,如果阿郎一人,她无论如何都要过来。

   她不会让陆鸣独守空房。

   “阿郎,睡吧。”

   方金芝知道陆鸣明日很忙,温柔地说道。

   陆鸣轻轻点头,抱着方金芝,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可是,说要睡觉的方金芝反而有些不安分。

   到最后,她好像控制不住,竟然动手动脚起来。

   陆鸣也被点燃。

   他和方金芝大战起来。

   .......

   在陆鸣和方金芝战斗时,辽军主帅耶律得重正率一支骑兵赶往邯郸准备战斗。

   由于在邯郸旁边有大名府这样的巨城,此时的邯郸只算是小城。

   耶律得重正是看中邯郸的“小”,才率军去攻打。

   不攻城不行啊。

   大军一路南下都没有攻城,粮草已经用尽。

   之前他纵兵抢掠,暂时解决粮草问题,可是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

   大军只顾抢掠,都忘记正事了,到集合时间也迟迟不归。

   更麻烦的是,已经激起河北百姓的愤怒,各地组织乡兵抵抗。

   耶律得重才不怕这些乡兵,只是这样一来会大大减慢大军南下的速度。

   他怕陆鸣会率神武军回援。

   果然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很快耶律得重就收到西北战报,说陆鸣已经击败夏军,占领了灵州城。

   耶律得重看到陆鸣这么厉害,更是害怕了。

   没有夏军拖住陆鸣,陆鸣还一定很快赶回来。

   于是,耶律得重立即改变战略,带一支偏师去攻打邯郸,暂时解决粮草问题。

   不久,大军趁着夜色赶到了邯郸城外。

   耶律得重刚想下令攻打。

   正此时,他看到城墙上飘着一支“陆”字大旗。

   “守将姓陆?”一旁的耶律宗电也发现,心中很好奇,“会不会是陆鸣?”

   耶律得重一听,脸色大变。

   陆鸣赶回来了?

   很快,他又镇定下令。

   这么远,陆鸣不可能赶回来!

   正此时,安静地城墙上突然响起鼓声和喊杀声,许许多多守军出现在城墙上。

   还有,一面写着“神武”二字的大旗高高飘扬。

   神武军?

   耶律得重好像猜到了。

   陆鸣一早猜到我军会攻打邯郸,早早派兵在此等候?

   看到城墙上守军士气如虹,耶律得重已经确认守军就是神武军。

   因为宋军在河北禁军没有这样的气势。

   他心中有些犹豫,是不是换一个城?

   毕竟他只带部分将士过来,大部分兵马还由萧奉先统领正去包围大名府。

   耶律宗电反而觉得不必。

   “爹,神武军已经被陆鸣带去河西,此地兵马不会太多,攻城吧。”

   耶律得重也觉得大老远赶来,不能空手而归。

   于是立即下令攻城,试试再说。

   想不到城中准备很充分,连恐怖的床弩都有。

   还未靠近护城河,就有不少将士纷纷中弩箭而倒下。

   好不容易越过护城河、靠近城墙,城墙上滚木石头纷纷砸下,还有那恐怖的金汁。

   耶律得重更加没有信心。

   耶律宗电也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守军准备真的很充分,哪怕我军攻下来,也要费不少时间。

   守军士气如虹,劝降也没用,还真是头疼。

   “爹,撤吧!我们去大名府。”耶律宗电只好提议,“大名府梁中书是文官,一定会被我大军铁骑吓到,一定会投降的。”

   耶律得重觉得有理。

   梁中书是靠着岳父蔡京的关系才当上大名府留守。

   如今蔡京被陆鸣扳倒了,梁中书在朝中没有后台,如果听到我们会杀陆鸣为他岳父报仇,他会不会投降?

   “撤!”

   耶律得重立即下令,率军撤往大名府。

   邯郸城墙上,郝思文、魏定国和单廷珪等人才松了一口气。

   总算守住邯郸了。

   关胜反而忧心忡忡。

   敌军一定是去攻打大名府。

   大名府虽然比邯郸更加坚固,可是索超真的能掌握住大名府的兵权,真的能守得住大名府?

   如果大名府不能拖住辽军,陆将军赶得及回来吗?

   关胜很担心。

   .......

   耶律得重率军连夜赶路,在天亮时来到大名府,和萧奉先的主力部队汇合了。

   萧奉先看到耶律得重两手空空,心中有些不满。

   不过耶律得重是主帅,他只是监军,他又不好说什么,免得被部下看到,以为他俩不和,动摇军心。

   他只是说道:“王爷,你来指挥攻城吧。”

   耶律得重没有推让,他本来就是主将。

   于是,他骑着马到军阵前,准备先观察一下眼前的大名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