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

第549章 热闹

  陆鸣听到应天府还没有拿下,立即派王进和史进率军南下助李懹攻打应天府。

   其实,陆鸣不是很担心南方情况

   因为他之前得到消息,说李俊和胡俊大军已经占领江夏,整个湖广已经改旗易帜了。

   只要李俊能沿着长江南下夺取江宁,再加上方腊人马,整个江南也会改旗易帜。

   陆鸣反而担心北方辽人。

   “太原和中山情况如何?”陆鸣问李助。

   “辽军还在攻城。”李助回答。

   陆鸣有些想率军北上,解中山之围。

   他对太原还是有信心的,就怕中山撑不住,一旦中山撑不住,整个河北要遭殃。

   当然陆鸣没有冲动。

   他知道汴京还需要有自己的人帮忙看住才放心,还是等程万里和林冲来到汴京再说吧。

   李助好像看出陆鸣的心思,连忙说道:“景王,还是先回洛阳建国称帝再北伐吧。”

   一旁的朱武也附议道:“对了,先称帝再北伐也不迟。”

   陆鸣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他仔细思考一番后,派秦明、黄信率军先去河北建立防线,万一辽人真的南下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当然,他知道秦明和黄信手下兵马都是原来的中央禁军,战斗力很一般。

   他对秦明和黄信说道:“二位兄弟,你们不必和辽人相拼,先守住城,拖住辽人,等我这边忙完,我会率神武军北上,打败辽人。”

   “遵命!”

   秦明和黄信很高兴,立即连忙领命。

   他们知道手下将士战斗力一般,不过守城还是有信心。

   很快,他们回到军营点兵,匆匆北上。

   秦明刚率军北上,林冲和孙立就率军赶到汴京。

   他们还以为能参与到汴京攻城大战,想不到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孙立不由感慨道:“我还以为景王最快也要用几天时间才攻下汴京,想不到这么快就攻下了。”

   解珍一听,连忙笑道:“提辖,景王一向很快的。”

   解宝也轻轻点头:“果然传闻没有说错,景王真的很快。”

   林冲也笑着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陆鸣很快。

   可他更知道陆鸣擅长谋划,汴京的一切早在陆鸣的掌握之中。

   “走,我们进城去见见景王!”

   “好!”

   林冲和孙立、解珍、解宝率军进京后,在李助的安排下,先将部队安置在城中禁军大营,然后才赶去见陆鸣。

   陆鸣和林冲、孙立等人好久不见,大家都很高兴,边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聊了起来。

   一番闲聊后,林冲想起大事。

   “哥哥,你要定都于洛阳?”林冲望着陆鸣。

   陆鸣轻轻点头,对林冲和孙立说道:“对,我要率军回洛阳,汴京交给你们两人。”

   林冲和孙立才知道陆鸣叫他们来汴京的目的,原来不是帮忙攻城,而是帮忙守城。

   他们当然知道汴京的重要性,因为京城全是赵宋的人,不能出事。

   同时,他们也知道陆鸣对他们的信任。

   林冲激动地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哥哥放心,林冲定会好好看住汴京。”

   孙立想起说了另外一件事。

   他看了看周围,看到都是自己人,于是低声说道:“要不将赵宋皇室全部......”

   孙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大家都看明白了,纷纷看着陆鸣。

   其实这问题,陆鸣和朱武、李助商量过了。

   “不必!只处理赵信一系就行。”陆鸣说道。

   李助也解释了一下,说道:“厚待赵佶一系,是让天下人知道景王广博胸怀和仁爱之心,尽快安定汴京人心,尽快稳定局面,为接下来和辽人做准备。”

   大家都觉得有理,毕竟赵佶对景王还是不错的,天下百姓也知道景王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此举更能获得天下人的支持。

   朱武没有解释这么多,见孙立如此表态,好像有些明白陆鸣为什么让林冲和孙立留守汴京了。

   林冲对陆鸣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

   孙立是外地人,在汴京没有什么人脉关系,不会有太多顾虑。

   如果赵宋皇室敢闹事,孙立是真的会杀人。

   当然,他也要提点了一下孙立,于是以开玩笑的语气微笑道:“郑太后是景王的三姨母,你想干什么?”

   孙立不知道啊。

   他挠了挠头笑道:“原来哥哥早已经安排好了,我听哥哥的。”

   大家相视一笑,继续边喝酒边聊天。

   林冲又想到一个问题,说道:“哥哥,我和孙提辖统军没有问题,可是政务.....”

   陆鸣喝了一口酒后,将酒碗放下,说道:“我早安排好了,程知府为汴京留守,他会处理地方上政务,你们只需要守住汴京即可。”

   大家才知道陆鸣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纷纷敬佩地望着陆鸣。

   解珍、解宝反而不想留下,于是向陆鸣提议,要跟随陆鸣一起去打仗。

   陆鸣同意了,心想是不是让解珍、解宝组建一个山地营,遇到雄关险阻时,让解珍和解宝率人从后山攀爬上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