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

第471章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逃?

  滑州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顿时京城乱成一团。

   有不少达官贵人悄悄离开京城返回老家躲避战火,当然更多的人已经在汴京安家,想离开并不容易。

   赵佶也想离开,让心腹在早朝提出要迁都到南京应天府。

   可是,赵挺之等朝廷重臣纷纷表示反对,说国都是一国之根本,在敌军大举南下时迁都会动摇各地百姓和将士抵抗之决心,还说陆将军正率军赶回来,一定能打败辽人。

   赵佶说不过赵挺之等人,只好作罢。

   他很担心。

   敌军已经到达滑州,陆爱卿才刚刚赶到洛阳,来不及了。

   再说,陆爱卿只带一万多骑兵赶回来,大部队还在后面,哪怕来到京城,能打得赢辽人?

   赵佶没有信心。

   他只好望着自己的心腹童贯。

   “爱卿,眼下局势危急,该如何办才好?”

   童贯很想劝赵佶不用担心,只要死守京城,一定能守得住。

   可他也知道,这些话赵挺之不知道对赵佶说了多少遍,赵佶根本听不进去。

   想到自己之所以能被赵佶重用,就是因为他善于揣度圣意。

   他仔细想了想,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官家,不如不提迁都之事,让丞相赵挺之、太尉郑居中辅助太子总领国事,官家去亳州太清宫进香,等京城转危为安后再回来。”

   赵佶一听,觉得此计不错。

   迁都关系重大,阻力一定很多,去亳州进香就不同,他自己就能做主。

   再说,赵挺之和郑居中不是主张固守京城吗?就让他们留在京城好了。

   当然,赵佶也有些担心,毕竟太子赵恒才八岁,会不会被赵挺之架空?

   不过仔细想了想,赵佶又觉得不怕。

   太子毕竟是太子,朕才是皇帝,等朕回到京城,赵挺之还敢造反?

   哪怕赵挺之敢造反也不怕,朕有陆爱卿,谁造反谁死!

   想到这里,赵佶稍稍放心。

   为了稳住陆鸣,让陆鸣回去救京城,赵佶将李格非列入辅助大臣之列。

   又升林冲为殿前司都虞候,让林冲死死钉在京城。

   当日陆鸣为了救好兄弟林冲,敢去攻打蔡京的丞相府,为了自己的女人敢杀高俅的儿子,如今林冲和陆鸣的女子都在京城,陆鸣一定会拼命吧?

   赵佶这才舒了一口气,望着窗外。

   陆爱卿,我先离开了,你一定要守住京城!

   很快,赵佶对赵挺之等人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去亳州太清宫进香祈福。

   接着,赵佶下旨令太子赵恒监国,丞相赵挺之、太尉郑居中、权知开封府事李格非辅助太子总领朝政。

   当晚,赵佶在童贯率禁军护送下悄悄离开汴京,还令刚刚到京城的呼延灼率部护送。

   赵挺之听到消息,整个人都呆住了。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逃?

   作为皇帝,怎能如此自私,怎能如此没有担当?

   皇帝跑了,京城还怎么守住?

   不过想这些已经没用,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死守京城。

   他只好将郑居中和李格非叫来,三人商议守城之事。

   三人简单分了一下工。

   赵挺之主管朝政,统管全局,将周围城池的粮草调入京城,准备死守京城。

   郑居中负责军事,主要负责城防。

   李格非负责整个京城,不能让城中乱起来,同时组织民夫支持守城。

   很快,坏消息又传来。

   在负责守黄河防线的禁军被辽军一击即溃,辽军已经顺利渡河,兵锋直逼汴京。

   汴京已经乱了起来,有贼人趁机浑水摸鱼,有辽人奸细趁机放火,京城一片混乱。

   李格非将官兵全派出去维持秩序,可还是控制不住。

   郑居中只好派刚刚到京城勤王的青州知府张叔夜派兵协助。

   张叔夜正在负责城防,只好让兵马都监黄信带兵去帮忙。

   黄信早听到李清照写给陆鸣的诗,更是知道陆鸣和李格非的关系。

   他对李格非很尊敬,立即将手中兵马十人一队分散下去,积极协助李格非维持秩序,又亲自带兵杀了一些无赖,才稍稍稳住局面。

   李格非没空理会家中,只好对派人回家通知李清照,让李清照和李夫人快去将军府。

   将军府当日可是挡住杨戬的皇城司攻击,应付城中内乱应该没问题。

   李清照觉得有理,带着母亲李夫人匆匆来到将军府。

   将军府已经严阵以待了。

   令李清照想不到的是,刚进门的李师师很有能力,协助张贞娘等人将家中管理得井井有条。

   还为每个姐妹都安排任务,让各人各司其职。

   府中所有人都动起来。

   “姐姐来得正好!”李师师热情地对李清照说,“姐姐来负责守卫前院吧。”

   李清照之前还有点吃李师师的醋,不过听到李师师喊自己姐姐,顿时雨过天晴。

   “好,没问题。”

   李清照赶往前院,带领众侍卫将前门堵住,又安排侍卫手持弓弩上屋檐,一副严防死守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