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

第423章 你们两个珠联璧合,岂不是天下无敌?

  “报!靖夏城失陷!”

   渭州城中,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种师道收到了靖夏城被攻陷的消息。

   他表面平静,内心有些惊讶。

   他早收到夏军大举进犯的消息。

   面对夏军气势汹汹地杀过来,他下令全军固守城寨,准备消耗夏军,待夏军疲惫时再出击。

   想不到靖夏城这么快就被攻陷。

   他连忙拿过战报,仔细看起来。

   原来夏军采用挖地道的方式攻入城中。

   种师道心中有些感慨,夏军主帅李察哥还真不简单啊。

   “将军,要不要出击,去收复靖夏?”

   手下将军纷纷望着种师道,等着种师道做决定。

   这些年他们和西夏打了无数仗,他们才不怕西夏。

   种师道仔细想了想,轻轻摇头。

   “不可!敌军士气正盛,此次敌军出动最强骑兵,其中还有铁鹞子精骑,兵锋太盛,我军先固守城池,等待时机。”

   在泾原,种师道威望很高,众将领都没有反对。

   种师道这才派人去通知各城,让守军固守不出,同时留意敌军的地道攻城。

   此时,又有人来报,说童贯已经到了秦州。

   “知道了!”

   种师道淡淡回答了一句。

   他对童贯到来不乐观。

   因为朝廷并没有派兵增援西北,只派童贯前来协调六路边事。

   真的有用?

   想到这里,种师道心中不由轻轻叹息。

   官家啊,为何不派陆鸣率神武军过来?

   神武军和西军合作,一定能击败西夏!

   ......

   童贯已经来到秦州,见到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刘仲武。

   两人正商量六路兵马统一行动之事时,收到靖夏城失陷的消息。

   童贯非常担忧。

   他刚刚到西北,寸功未立,就丢城失地?

   朝中御史会不会弹劾我失土之责?

   御史倒没有什么好怕,怕就怕官家会对我失望啊。

   陆鸣攻无不胜,我刚来就败了?

   这样一对比,官家估计会很失望。

   童贯顾不上那么多了,立即让刘仲武起兵,一起赶往泾原。

   他准备联合种师道,夺回靖夏城。

   ......

   心急的还有耶律得重和萧奉先。

   在宋辽边境,耶律得重和萧奉先早做好南下攻宋的准备。

   他们还不知道靖夏城已经被西夏攻陷,见陆鸣和神武军还留在太原,他们都无比着急。

   因为最近雨水少,宋国北境河流水位降了不少,有些河段可以纵马过河,是攻破宋国水上长城的好时机。

   他们都不想战机流逝。

   “夏军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还不攻入宋境?”

   萧奉先有些按耐不住,负手来回踱步。

   耶律得重反而沉稳很多,心中想着办法。

   “要不再催催夏军?”

   他抬头望着萧奉先。

   萧奉先也没有想到更好办法,于是同意了。

   他立即派人去催促西夏快打胜仗,好让宋国皇帝害怕,快派陆鸣去抵挡去西夏。

   ......

   西夏大军主帅李察哥正在靖夏城和众将领在庆祝。

   李察哥心情很不错。

   靖夏城都攻下来,宋国应该急了吧?

   一定会派陆鸣过来!

   此后几日,他没有急着去进攻其他城市,而是继续留在靖夏城。

   还要将靖夏城改名。

   因为靖是平定的意思,宋国将此城叫靖夏城,本来就是来恶心他们,他们也要报复。

   “妹妹,叫什么名字好?”

   李察哥问一旁的李清霜。

   他知道李清霜熟读诗书,应该有好主意。

   李清霜仔细思考,说道:“叫平宋城吧。”

   宋国想平定我们,我们还想灭了宋国呢。

   “平宋?”李察哥觉得不错,“好!就叫平宋城!”

   他立即派人做了新门匾,将四个城门的旧门匾都替换下来。

   正此时,辽国使臣来了,说辽国皇帝很不满意,让李察哥再打一个大胜仗,好吸引陆鸣过来。

   李察哥心中有些不满。

   “我已经攻下平宋城,这不是胜仗?”

   辽使也觉得有些理亏,只好说道:“当然是胜仗,可问题是宋廷没有怕,更没有派陆鸣过来。殿下再加把劲,再打一个大胜仗,宋朝皇帝胆小如鼠,一定会害怕,一定会派陆鸣过来。”

   李察哥觉得有理。

   为了大局着想,他只好谋划下一步行动,准备再打一个大胜仗。

   他还以为种师道会率宋军出击来夺靖夏城,正好率军前去伏击,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野外,他不惧宋军。

   可是等了几天,种师道好像不知道靖夏城已经失陷一样,竟然按兵不动,还在渭州。

   李察哥猜出来了。

   “种师道还真是沉得住气啊,竟然想消耗我们,待我军疲惫时再出击打败我军?”

   李察哥对妹妹李清霜感慨了一声。

   李清霜没有回答,而是认真地看着地图。

   她记得兵书有说,要调动对手,而不是被对手调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