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是,教宗

第35章 再度启航

是,教宗 覆舟水 2123 2024-05-31 09:11

  村里的报晓鸡咕咕长鸣,唤出了东方海平面的东升旭日。

   雅各布艰难地从床上坐起,浑身发酸——昨晚睡觉前忘记脱掉盔甲,把后背硌得生疼。

   他出门敲了敲江天河客房的木门,屋内无人回应。

   “大小姐,该起床了!”

   他推开客房门,屋子里哪里还有江天河的踪迹。

   “这丫头跑到哪里去了?”雅各布莫名其妙地自语,“莫非丢下我一个人去追诺贝尔阁下了?”

   他赶到旅馆的马厩,江天河的小马驹正闷头啃着草料。

   “奇怪?没骑马,那她去哪了?”

   答案是去市集买衣服了。

   女人这种生物,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心情好坏,只要不差钱,买新衣服就永远是日程表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自从江天河来到这方世界已经过去快四个月的时间,她所穿的衣服一直是教会修女的常服,虽然比审美悲惨的罗贝尔挑选的短褐长裙好看一万倍,但她仍然不满意。

   难得来一趟十五世纪,和普通人穿的一模一样怎么体现得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她在裁缝店闲逛许久,依然没找到心仪的衣服。

   这些衣服要么太浮夸,要么太土气。

   她逛呀逛,一直逛到裁缝店主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她才随便买了一件深褐色的兜帽斗篷逃出了店。

   她与众不同的东方面孔总是让她无故惹人关注,穿着件兜帽斗篷虽然古怪,但至少不会露脸。

   江天河挥起斗篷披在身上,又戴上斗篷的兜帽,活脱脱一个畏罪潜逃的女巫。

   江天河:……

   这样是不是更引人注目了?

   罗贝尔一行二十多人星夜兼程,终于离开了威尼斯属拉文纳,进入了圣马力诺共和国境内。

   圣马力诺最早是基督教徒为了逃离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对基督徒的迫害,逃离罗马而建立的城市,因而有着浓郁的宗教气息。

   十三世纪中叶,圣马力诺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共和国宪章,标志着圣马力诺从此是一个共和制国家,成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长寿的共和国,至今仍然是意大利半岛内一个独立小国,与梵蒂冈相映成趣。

   因为其被教皇国完全包饶的地理环境,圣马力诺共和国的政治受罗马公教影响,在之前奥军入侵安科纳时,圣马力诺人慑于奥地利军力强盛,决定藏在城堡中当缩头乌龟。

   如今奥军主力远遁费拉拉,他们这伙小规模的奥军骑士很难不成为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远方的地平线浮现出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城堡。

   “各位,咱们一直躲着也不是个办法。”

   罗贝尔打开装着食物的皮口袋,里面只剩下零零散散几块面包,还不够这二十多人一天的口粮。

   “不如这样,大家把盔甲上的双头鹰遮掩一下,我们进城补给一番如何?”

   骑士们左右为难。

   遮掩王国徽记不符合骑士的尚武精神与荣耀精神,但说话的是弗雷德里克亲口授权的领袖,抗令不遵又不符合骑士的忠诚精神。

   博罗诺夫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把斗篷反穿盖在胸前。他是外来人,对奥地利和哈布斯堡都谈不上归属感,他效忠的只是弗雷德里克一人而已。

   眼见二号人物用行动做出表率,骑士们也不再婆婆妈妈,纷纷用衣物挡住了奥军双头鹰,摘掉了头盔。

   罗贝尔脱掉自己的斗篷,沾着墨水在上面写下“布雷西亚战斧兄弟团”,绑在木棍上高高举起。

   这样,这支部队一下子从奥军骑士变成了的云游四方的雇佣兵团。

   他们举着旗子大摇大摆地走在大道上,路边村落的村民好奇地看着这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雇佣军,无不感慨:若是本地的雇佣兵也像这样不抢劫平民就好了。

   这几个村民话音刚落,远处就有一支十个人的佣兵小队开始挨家挨户的勒索钱财。

   还没等罗贝尔下令,他麾下的二十个骑士就义愤填膺地冲了出去,三下五除二将佣兵队送去见耶稣,徒留罗贝尔与博罗诺夫面面相觑。

   即使是暂时扮演佣兵,这些自恃荣耀的贵族骑士也不允许有同行玷污他们的名声。

   罗贝尔:……

   他还是低估这世道的混沌了。

   大仇得报的村民们欢呼雀跃,将本来被坏人勒索走的钱粮全部赠给了罗贝尔。

   三刻后,罗贝尔和骑士们背着两个鼓囊囊的皮口袋,迎着十几位年轻女村民抛出的媚眼离开了村子。

   一众骑士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被骑士小说深深影响的不只是朱利奥那样的混混,真贵族也不能免俗啊。

   罗贝尔看着马鞍上挂着的满满一口袋食物,突发奇想。

   “各位,你们听说过狮心王时代的侠盗罗宾汉的传说吗?”

   江天河披着深褐色的兜帽斗篷回到旅店,正巧遇上了准备出门寻找她的雅各布。

   他们一同在旅店用过午餐,收拾好行李,从市镇大道离开法诺市,向北而行。

   在他们离开大概两刻钟后,一个青年急匆匆地赶到城门,精疲力竭地扶着路边的木指路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