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星界蚁族

第687章 送别

星界蚁族 千里送一血 2176 2024-05-31 09:13

  龙柏是一只自律的虫,安心留在虹岛,重点培养特化青蚁,适量培养特化雷兵和特化空兵。

   上午练习木系仿生能力与獉兽的组合。

   下午尝试将金属系幽铁翅脉组合添入獉兽神纹。

   晚上尝试火系千层火羽和火蠊两个仿生能力与獉兽的组合。

   十年如一日,专注三系仿生能力。

   木系仿生能力不断改进,断断续续,增加了八个类似‘豆蔓缠绕’的木系控制植物战斗的能力,最终定型。

   龙柏的木系天赋确实要稍好一些,率先成功凝聚出能力神纹。

   食虫花为主导,水木双系仿生能力,模拟出近似‘猪笼草’的形态。

   有主藤,有枝蔓,有根须,还有一长串十二个瓶状带盖的‘捕虫笼’。

   主藤延绵千米,衍生十二条主根,成千上万的细根,宛若千足虫,可灵活移动。

   主藤还带无数枝蔓,可辅助攻击、缠绕,捕捉目标。

   捕虫笼内积蓄霜啮雾气,可以衍生成百上千的捕虫触须,缠绕捕捉目标,带盖,拉进笼中闷杀。

   捕虫笼还可以喷吐释放霜啮雾气,或用于攻击,或用于防守。

   龙柏命名为‘大食虫花’。

   大半植物,小半虫类的怪异仿生形态,但很适合丛林战斗,尤其是配合特化蓝兵和特化青蚁大军定点防守。

   水系和木系元素天然亲和。

   木系仿生能力与獉兽神纹完美结合,‘大食虫草’形态将獉兽的变化特性发挥极致,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组合。

   龙柏突然大彻大悟,对于完善‘獉兽神纹’,有了新的思路。

   獉兽是可以随心所欲,千变万化,可以变成任何模样形态,但变来变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无论变成什么形态,始终是在水系四态变化之内打转。

   可以由简入繁,

   先确立几个固定的形态变化。

   比如,

   水中战斗,可以固定雷鳗、章鱼、潆兽三种形态。

   水中运输,可以固定旗鱼、冰船两种形态。

   陆地战斗,可以固定大食虫花、长颚巨首蚁、巨蟒、沙蛭等等形态。

   陆地运输,可以固定为蜈蚣形态。

   空中战斗,可以固定为短颚巨首蚁、八翅飞潆、皇蜻蜓形态。

   有了固定变化形态,就可以根据形态特征,以水系獉兽能力为主,另外六系为辅,进行多系组合,完善强化。

   例如水中战斗,

   雷系能力在水中最容易发挥。

   章鱼形态可以用獉兽作为体,源火之触作为章鱼的触须,主打攻击凶狠;

   雷鳗形态还可以适当参考旗鱼,主打速度快,融入闪击能力,移动灵活。

   再例如空中战斗,

   水系云雾态和风系最适合空中作战,

   龙柏的本身的,模仿蜂族的巨首蚁形态就是挺不错的选择,还可以添入金属系幽铁翅脉强化膜翅,还可以加入火系或雷系能力,增加攻击能力。

   空中作战追求飞行速度,那就是蜻蜓形态,云雾身体,风翼翅膀,重金附趾强化六腿,俯冲扑杀。或者用源火之触做六腿、颚齿、触角,融入雷系力量,风雷闪袭……

   ……

   观察自然界各种生物,取其特长,再用七系元素能力模仿,放大其特长,优化完善。

   将来,通过神品果实,掌握更多的仿生能力。

   仿生能力多了,使用范围就更广,可以更好模拟出更多生物形态。

   模仿的生物形态多了。

   七系能力领悟深刻,逐渐达到平衡,最终可以实现元素七系的千变万化,这比单一獉兽能力的千变万化厉害七百倍。

   超脑能力演算,这个路子能行得通。

   不过,星界之内能够掌握的能力数量十分有限,这一计划任重而道远……

   …

   …

   时轮飞转,又二十年。

   金属系幽铁翅脉顺利组合加入獉兽。

   火系千层火羽和火蠊也成功完成组合。

   银柏320年,

   海洋之神权杖提前了数月完成蓄能,夏末时候开启。

   龙柏带青槭、红槭、红蔹、白蔹准时前往主持活动。

   先安排它们四个领悟海魂和海啸能力。

   …

   云迹大陆的虫不能一直困守孤岛,但更不能一下子全显露在公众视野。

   一只两只地,龙柏偶尔带着虹岛虫,出现在公众视野。

   岛上每一只虫都编造一个出生来历:诞生在某某地方,是某某种族的变异种,被商队发现,没有部族,所以送到了虹岛发展。

   过个几十年百年,大家都见惯了,认识了,云迹虫也可以去智柏大陆走走转转,增长见识。

   同为虫族还好。

   荛和虹桑两个兽族战士比较麻烦,最多只能带去海洋之神权杖下领悟能力,大陆上行走,只怕走不出多远就被当作入侵者宰了。

   而且,就算有龙柏和墨兰领着,也难免引来猜疑。

   荛和虹桑不能乱走,其它虫问题不大。

   …

   绿心运气不错。

   领悟到一个名为‘螯’的海兽吞噬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