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第1746章 阅兵

  万岛二话不说就把人给换了,全部换成了万岛自己的工人,结果5000人里面就因为有三个德国工程师,死心眼的俄国人就提出了第二次抗议,还威胁要取消合同。

   得!

   这下子公署终于学聪明了,干脆把工人仔细筛了一遍,保证没有任何的问题、隐患后,这才终于开始了工程建设。

   截止到这一刻为止,基地的港口和营区已经完成了80%,并且还得到了俄国人的认可。

   这次杨锋则是跟着建材船出发,悄悄的上去转了一圈,然后果不其然就看出了俄国人的小心思。

   本来这个海军基地,设计规模是停靠万吨以下的战舰,总吨位也不会超过五万吨,陆上营区大概可以容纳一万人。

   可是在俄国人一点一点的调整下,已经建成来到规模就已经膨胀三倍了。

   在人家地盘上摆三万陆军是什么意思?

   如果后续再扩大扩大,达到5-6万人的规模,配合舰队和飞机就足够打一场灭国之战了。

   只是看归看,杨锋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毕竟有这个军事基地来,万岛的北面海疆就基本稳定了,有俄国人待在这里,其他小鱼小虾自然就没有了靠近的可能。

   至于俄国人,有锦帆港的美军牵制,杨锋也并不担心。

   看眼下的趋势,冷战一样会爆发,甚至是迅速转化为热战,那么杨锋要做的就是如何保持独立自主。

   对抗一旦开始,东西方共同的做法肯定是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阵营,届时杨锋就希望万岛成为双方之间唯一的沟通桥梁。

   等到眼前的岛屿和基地,俄国人想建就建吧,反正每一块砖头、每一袋水泥都是收钱的。

   关键是几十年之后,这里的一切都会没有悬念的回到万岛的手中……

   眨眼就奔波了两个多月,杨锋再次回到新岛,看着山海城附近的海滩时,新奇的景象还真把他给吓了一跳。

   在哗啦哗啦的海浪声中,数百个碟型金属物是起起落落,看着就仿佛是一片蓝色的浮萍。

   这些自然就是纳米工厂生产的潮汐发电机了。

   每个全重十五吨,水下结构比水面上要大的多,并且是用铁锚固定在海床上,全部由巨大的电缆相连。

   刚一开始这些装置并不起眼,但是等规模上来后,不仅大大缓解了纳米工厂的消耗,更是进一步加快了生产。

   之前纳米工厂要运行一小时都难,现在却是每天不少于三小时,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当中。

   不错,只要这么持续半年,纳米工厂就可以24小时连轴转了。

   关键是结束了潮汐发电机的生产,纳米工厂的产能转移一下,其他万岛需要的尖端设备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了。

   驾驶三蹦子看了一圈,特别留意安全守备的方面,没看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杨锋这才出现在妻儿的面前。

   做饭、玩耍、温存……

   三天时间眨眼结束,杨锋又一头扎去了山海城。

   作为新岛最重要的工业中心,玉莹推动的基础3000计划进展不错。

   各种加工厂是拔地而起,超过五成以往需要从苏岛运来的半成品,现在山海都可以自己搞定了。

   其中规模最大的几个就是水泥厂、砂石厂、钢铁厂还有化工厂。

   重要的是每一个厂区都占地广阔,眼下仅仅是利用了一小部分,都为将来的扩建留下了基础。

   当杨锋他走进化工厂,听到合成氨和尿素的生产量,马上双眼就变成了月牙。

   别看现在生产的都是化肥石原料,但是有需要的话,这里几天之内就会变成巨大的炸药中心。

   可惜这么建设下来,万岛的老毛病也是日益突出。

   人力,能源!

   哪怕每天抵达的新移民都有八千一万,可绝大多数都是农户,真正的工人太少了,熟练技工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前段时间部队退役,调动过来200名司机、50名电工,山海城的这些工厂险些抢出人命来。

   最近杨锋刚刚翻出的那批白银,等于又给大家扎上一支强心剂。

   获得资金之后新一轮的建设和扩建就自然开始了。

   电线、玻璃、钉子、灯泡。

   车床、量具、刀具、锅炉。

   人们生活所需得到满足,时间就能够节省出来。

   工厂生产所需没有欠缺,效率就会得到巨大提升。

   至于另一个衡量生活的重要标准,杨锋到农贸市场去看了几眼,顿时就感觉到了浓浓的烟火气。

   海产、肉蛋、粮食还有蔬菜……

   所有这些东西都有供应,价格虽说略高,但至少也能保证每个家庭一周一次见见荤腥。

   尤其是万岛的强势产业远洋捕捞,2000多条船一直在海上晃荡,捕获的海产不仅供应了万岛,还在向欧洲等地出口。

   为了更好的引导新移民吃鱼,周皱甚至在电视上专门录制节目,教导大家如何辨别和烹饪。

   这时杨锋又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农贸市场的值班室内,一台万岛生产的电视正在哇啦哇啦的发声,吸引了大群的孩子在那围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