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开局亿发云爆弹,马踏京都赏樱花

第54章 上坦克,给我轰他丫的!

  “不对,也别两门了,直接拉出5门!”

   “要干就要干一票大的!小鬼子不是想要训练他们的特战队吗!”

   “那咱们非得让他们尝试一下105mm大炮的滋味!”

   本来张云清是想着智取青山战俘营的。

   毕竟里面还有很多的战俘,万一强攻的话,小鬼子一旦疯了,会不会将里面的人都给射杀了。

   所以只想着拿着两门德国105毫米le.FH18榴弹炮,避免到时候遇见什么特殊的情况。

   一炮解决问题了。

   但是转念一想,既然都已经决定了攻打青山战俘营,那么为什么不给里面的那些战俘展现一下新二团的实力呢?

   这5门德国105毫米le.FH18榴弹炮,再配上五百发炮弹不够格吗?

   这两个T-34坦克,也不够格吗?

   不行,再加上参加这次行动的700多名战士还不够吗?

   “是!团长!”

   钱春生大声答道。

   晚上,张云清又召开了最后的行动计划会。

   主要是二营留在城外进行炮轰加上支援。

   张云清则是带着龙焱特战队的人化装成小鬼子的模样,看看是否能够混进去。

   到时候,来一个里应外合。

   一个打北门,一个打南门。

   坦克排在城里面大杀四方......

   最后将小鬼子和伪军全部歼灭!

   .......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次出动了20辆大汽车,还是上次系统奖励的。

   正好发挥了作用,让战士们的行军速度加快了。

   一路上也没有遇见什么小鬼子的哨卡。

   十辆大卡车开在最前面,中间的则是两辆T-34坦克,后面的接上十辆大卡车。

   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路上,居然没有鬼子发现。

   这让张云清感觉很奇怪。

   难道是这附近真的连一个鬼子都没有吗?

   殊不知,现在晋东北的这些伪军和鬼子们大多都去晋西北扫荡去了......

   青山战俘营,是shan西境内仅次于太原战俘营的第二大集中营。

   巅峰时期,里面被关押的华夏士兵达到2000人!

   尤其是太原会战和忻口战役结束之后。

   中央军、晋绥军的很多官兵都被关押在这个地方。

   他们在这里没有什么做的事情,每天就是做劳工,亦或者是当山本特战队的陪练。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卧虎藏龙啊。

   很多人都是身怀绝技在身的。

   都是上过战场的人物,和小鬼子也进行过一对一的刺刀拼杀。

   所以,山本特战队的一个训练场所就是放在了青山战俘营。

   这是提升他们实力的最佳地方。

   ......

   中午时分,张云清已经带着人来到了青山战俘营的外侧。

   这里并没有什么小鬼子的哨兵存在。

   “春生,一会儿我们先开车进去,你们找到最佳的攻击地点,把大炮架好。”

   “一旦听见城内有枪声,就说明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时候你就直接指挥炮兵给我轰北门!”

   张云清做着最后的叮嘱。

   “团长,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只要你们开始行动,我就带着二营迅速支援!”

   钱春生说道。

   青山战俘营里面的确有新二团的内应,还是一个伪军排长。

   名字叫做黄光胜,楚云飞的老乡,五台山人士。

   也是我们组织的一员,一直在帮助里面被俘虏的八路军战士。

   他的亲信有20多个,且主要集中于南门,也就是张云清要攻打的那个城门。

   他们正好负责城内南门的警戒。

   来之前已经沟通好了,到时候一旦开打,他们的帽子就全部摘掉。

   免得到时候打到自己人。

   轰隆隆....

   轰隆隆.....

   只见两辆坦克正径直的向青山战俘营驶去。

   在城楼之上的小鬼子离得老远就已经听到了响声,也发现了这两辆坦克。

   “有情况!有情况!北门正有两辆坦克驶来,后面有十几辆帝国军队的大卡车.....”

   一个小鬼子说道。

   驻扎在青山战俘营的松下幸之少佐急急忙忙跑到北城楼上观察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拿起望远镜,往前方一看。

   迎面而来的果然是两辆坦克和成群结队的帝国卡车群。

   “纳尼?这后面的汽车是咱们使用过的,但是....这坦克,我好像没怎么见过啊......”

   松下幸之少佐不明所以。

   这坦克这么大,看起来不仅比帝国军队的其他坦克好看,而且好像前面那个大炮的口径也有点大啊。

   这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坦克吗?

   现在都变得那么高级了吗?

   “先不要开城门,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松下幸之还是比较谨慎的,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支那人狡猾的很。

   “嗨!少佐阁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