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第701章 祭天称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2098 2025-03-15 05:02

  翌日。

   即公元195年,九月初五。(九五九五,寓意深刻。)

   此刻,离天亮起码还有两个多时辰大概在凌晨两点的样子,但邯郸城却早已沸腾….

   因为,今天是河北万众瞩目的日子!

   只见,如潮的百姓,打着火把,三五成群的涌向邯郸城南北二郊….

   此时的邯郸城南北二郊,各伫立着一座气势宏大的露天祭坛。

   祭坛外观呈方锥形,与明清时期的圆形天坛略有不同,目测邯郸城外的祭坛,高度在五十米开外,抬头望去,就像一座锥形山丘。

   祭坛上,齐周昨晚就带着手下官员,准备好了诸神牌位、供器、祭品等一应祭祀物品。

   随后,又经过田畴率手下官员进行检查确认。

   而曹性、左髭二将,则从昨晚开始,就各率五千甲士,拱卫着南北两座祭坛。

   随着时间流逝,汇聚到祭坛外围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一眼望去,百姓手中的火把,宛若星海,无边无际…..

   须知,如今的邯郸城,可不是数年前人口凋零,满目破败的邯郸。

   而今的邯郸城,城池周回四十里,占地一千多万平米,城中居住着四十多万人口,可谓是当今河北第一大城。

   而百姓们这么早涌现南北二郊,其实就是为了占据离祭坛更近的位置。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近距离看到赵云,祭祀天地称王。

   就在这时,邯郸南北两座城门内,各涌出一队打着火把的官方队伍….

   这些人大多是一身胡人首领的打扮,不用想也是近几日从草原而来的诸部首领。

   当然,这些人里面也有身着汉服的大员,比如袁术派来祝贺赵云称王的杨弘、桥蕤二人,就在其中。

   这些客人在甲士的引导下,落座于盆火通明的祭坛下方坐席,自有礼兵送上点心酒水。

   涿邪部大汗骞曼,望着天坛正南台阶两边,整齐排列、肃穆壮观的编磬、编钟、鎛钟…以及数十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时,不禁对身侧坐席的阿乌,感叹道:

   “阿乌大汗,本王今天才明白,先祖(檀石槐)为何那么喜爱汉人的东西,因为汉人的王,才是真正的王!”

   阿乌没有说话,只是愣愣地望着高耸眼帘,肃穆壮观的祭坛。

   这一次来到邯郸,给了他太多的震撼,也深刻感受到什么叫强大,也终于明白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为何会成为过去。

   因为任何民族,都无法战胜拥有数千年文明的汉民族。

   阿乌很庆幸,他不是这个民族的敌人。

   其他诸部大汗,也陷入了沉默,若说去年他们是被赵云打怕了,那么此刻是真正的心服口服了。

   因为赵云的强大,汉人的文化,就是他们仰望的高山,绝望的存在。

   其实,这就是赵云邀草原诸部首领来邯郸的原因之一,首先让这些蛮子,见见世面,不然总以为自己很牛逼。

   再则,赵云要让天下的人知道,我赵云能让草原诸部臣服,其他诸侯有这个本事吗?

   “你们听,那是什么声音?”

   忽然,祭坛东北外围,陡然乍起一声惊呼!

   外围的人们循声北望,只见漆黑的原野上,渐渐出现一道蠕动的星海。

   一眼望去,其规模比天上的繁星还密集,还壮观……

   而声音,震天动地,似滚雷盘空….

   那是骑兵,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兵,他们打着火把,似汪洋,似星海,浩荡而来….

   “河北居然有这么多骑兵?还是一人双马?”

   看着北边缓缓停下的茫茫骑兵,桥蕤忽然发现,这些骑兵居然都是一人双马。

   桥蕤身旁的杨弘,则是目瞪口呆,他们虽然位于祭坛下方观礼席,但这个位置比百姓观礼的位置,却高了很多,能够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星海骑兵。

   杨弘也很震惊,赵云不仅有这么多骑兵,还全是一人双马,这是多么豪横的配置啊?

   而他们陈国,却连三千战马都凑不出来…..

   想到这里,杨弘有些急切,他打算等称王大典结束后,就去拜见赵云,完成袁术交给他来河北的主要任务。

   渐渐地,在无数目光中,庞大的星海骑兵,伫立在祭坛正南方向的旷野上,目之所及,无边无际。

   这时,人们才发现,东北方向的旷野上,还有一片打着火把的星海步军,正铿锵而来…..

   他们,就是在空中草原,被阎柔和鞠义二将训练了快一年的三万骑兵和两万步军,他们人人披坚执锐,装甲精良。

   由此可见,赵云这次不仅是称王,还有向天下人展示实力的意思。

   这时,距离日出,还有七刻钟,也就是凌晨四点的样子。

   “硄硄~”

   忽然,灯火通明的邯郸城南门城头上,响起了巨钟的声音!

   这种声音,无比庄重,无比肃穆,它能直抵人心深处,令人肃然起敬。

   这一刻,聚集在邯郸城南郊的所有人,都意识到祭天仪式即将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