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第235章 吕布被无视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2148 2025-03-15 05:02

  下午时分,徐晃领五千本部,前往孟津防线替换李泰。

   而蔡邕也点齐一万大军,以方悦、韩浩为将,与赵云一同向东面两百余里外的酸枣赶去….

   如今,蔡邕麾下,加上防备太行群贼的兵力,总兵力已超三万,这就是人望的好处,从蔡邕到河内,麾下兵力就一直蹭蹭上涨。

   但是,蔡邕能参与会盟的兵力也只有万人,因为河内北部山区中的太行贼非常难缠,需要重兵防守。

   这其实也是天下各地的普遍情况,各地匪患不绝,牵制了各方太多兵力。

   赵云的代郡,境内倒是没有了匪患,可他需要防备的是比贼匪还难对付的胡虏。

   所以,这个时候的大汉,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白袍军与河内军蜿蜒前行,蔡邕听闻贾诩也跟着赵云来了,干脆到白袍军军中,与老友同路。

   见赵云策马去了前面,蔡邕对身侧乘骑的贾诩,道:“文和,你何时投入白袍军的?”

   蔡邕在野王监督修陵墓那段时间,两人几乎天天都待一起,让蔡邕意外的是,贾诩投入白袍军,还成了赵云的幕僚。

   贾诩苦笑不已,当日赵云那架势,他敢不投吗?

   不过,相处这段时间,让他还是有了一丝归属感。赵云赏罚分明、恩威并用,又能征善战,让他越发看好赵云,也愿在其麾下听用。

   “子龙逼你的?”

   见贾诩的表情,蔡邕小声问道;毕竟周围都是白袍军,他总不能大声问吧。

   “州牧待吾甚厚!”

   贾诩语气感激;之前赵云用他家人威胁他,本来贾诩是很反感的;可在野王待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没有那么反感赵云了。

   况且,赵云也未薄待他,在野王城内给他买下一处宅院,又给他家中送钱送粮,保他家人富足安康,这点贾诩还是很感动的。

   “那就好!”蔡邕也放心了。

   ………………..

   雒阳城。

   相国府。

   董卓给自己升官后,便把原来的大将军府,改成相国府。

   如今,关东诸侯纷纷起兵,董卓哪敢懈怠?连忙用李儒定下的战略部署,应对来势汹汹的关东诸侯。

   东郡太守桥瑁是第一个响应赵云伐董的诸侯,这自然令董卓恨得咬牙切齿。

   于是,董卓用皇帝的名义,罢免桥瑁东郡太守一职,任命麾下大将胡轸为东郡太守。

   眼下,虽然胡轸没办法去东郡赴任,但好歹能恶心一下桥瑁。

   此刻,相国府大堂内,董卓高坐上首,堂下数十员大将齐聚,个个精神抖擞,一身凶悍气息。

   董卓目光扫向堂下,一拍案桌,怒喝道:“赵云小儿与蔡邕老贼,罔顾天恩,唆使关东群贼,谋逆作乱,是为乱臣贼子,天人共戮之!”

   “谨遵相国令!”

   堂中数十员大将齐齐单膝跪地,抱拳大喝:董卓这句话,就是即将下令的开场白。

   作为吾儿奉先的吕布,位居右首列,声若洪钟,战意十足。

   去年,河内讨伐赵云,弄得吕布灰溜溜回雒阳,自然受到西凉一系将领的冷嘲热讽,让他羞得面红耳赤,都低调了很多。

   董卓即将兴兵对抗关东诸侯,吕布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心中暗自发誓,这次定要扫荡关东群贼,一雪前耻。

   又发福不少的董卓,看着麾下一众悍将,不禁豪气顿升,大笑道:“本相有诸君,何虑关东宵小!”

   “誓为相国效死!”众将又是齐齐大喝,声势磅礴。

   “哈哈!”

   董卓仰首大笑,信心倍增,对堂下喝道:“文才何在?”

   “末将在!”

   左首一员大将,出列至堂中,单膝跪地。

   在牛辅、董璜死后,此人便是董卓麾下凉州系第一大将:胡轸!

   胡轸,字文才,身长八尺,面容粗犷,凉州豪雄出身,在凉州名望颇高,深得董卓青睐,被倚为臂膀。

   董卓目光落在胡轸身上,夸赞道:“文才乃吾西凉豪杰,文武全才也!”

   右首吕布一听,心头不忿,土鸡瓦狗也是文武全才?

   董卓当众将夸赞胡轸,胡轸优越感爆棚,有意无意地瞥了吕布一眼。

   而今,董卓麾下军中,有三个派系;分别是,以胡轸为首的嫡系凉州系,以吕布为首的并州系,以徐荣为首的河洛系!

   三个派系私下里明争暗斗,相互制衡;当然,其中也没少董卓在后面推波助澜。

   因为只有三个派系相互制衡,董卓才能牢牢掌控麾下十二万大军。

   胡轸那得意一瞥,正好被吕布发现了,吕布自然从胡轸眼中看出对他的不屑。

   吕布心头大怒,狗日的西凉狗,看你能得意几时?

   这时,高坐堂上的董卓,大喝道:“胡轸听令!擢汝为镇南大都护,领军两万,督伊阙、广成、大谷、轘辕四关,护京南门户!”

   “末将遵令!”

   胡轸闻令大喜,雒阳八关,他独领四关,镇守京南门户。

   而伊阙、广成、大谷、轘辕四关,原本每处就有三千驻军,也就是一万两千兵力,再加此刻董卓拨给他两万兵力,那他将兵高达三万两千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