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第710章 郭嘉的阳谋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奕无疆 2144 2025-09-13 02:22

  今天是赵云称帝第五天,即大明洪武元年,九月初十。

   兖州,鄄城。

   这里是汉帝刘政的都城。

   今日早朝与往日如旧,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朝堂上讨论,重大的事情,在丞相府确定。

   其实,这已经是兖州朝堂心照不宣之事。

   汉帝刘政也如往日一样,整天哈欠连天,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最近几天,丞相曹操在朝堂上也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秘密派去邯郸的史涣,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导致他也不知道,邯郸那边赵云称王的情况?

   朝堂上,杨彪、黄琬等汉室老臣,也与曹操一样,显得心不在焉。

   其实,在听闻赵云要称王之前,杨彪等人对赵云是抱有幻想的,因为赵云雄踞河北,在袁术、吕布、袁绍等人接连称王的情况下,都没有迈出那一步。

   所以,他们一直对赵云抱有幻想,希望赵云有一天能匡复汉室。

   但自从听闻赵云即将称王的消息后,他们心底最后那丝幻想也破灭了。

   这几天,他们也想知道赵云妄自称王的具体情况。

   朝堂上,很安静,大家都没有心情去讨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曹操对刘政的贴身太监使一个眼色,对方会意,扯着公鸭嗓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堂上依旧没人站出来,曹操又给太监一个眼色。

   太监清了清嗓子,就在太监要扯着嗓子喊退朝时,节俭版大殿外突然传来唱报声!

   “报~”

   闻声,朝堂上心不在焉的众人,顿时来了精神,莫非传来河北那边的消息了?

   唱报之人奔至大殿外,被殿前侍卫拦下,急声道:

   “启禀丞相,河北赵云,于五日前,祭天称王时,遇神鹰进献传国玉玺,遂称王晋帝,建国大明。”

   一听此言,一向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只想赏舞睡觉的汉帝刘政,也惊得从龙座上跳起。

   赵云称帝了,那我算什么?那我算什么?

   他赵云会不会杀到兖州,把我这副老骨头给拆了?

   而曹操,则铁青着脸,没想到…他真的没想到,赵云居然敢称帝?

   堂下,夏侯惇表情更夸张,目瞪口呆的嘴巴,估计可以塞入几个鸡蛋,他只听说过老鹰抓小鸡,还从没有听说过,老鹰还能给人送东西?

   而且,还叼着遗失多年的传国玉玺,献给赵云?

   这时,夏侯惇又不禁想起之前,传闻赵云在颍川得白泽赠剑,后来过黄河时,又得神龟驼鼎。

   而赵云在称王大典时,又得神鹰献玺,这一桩桩奇事加起来,莫非…赵云真是天命之人?

   就在夏侯惇胡思乱想时,堂中荀彧,突然怒不可遏地咆哮:

   “荒谬,什么神鹰献玺,不过是赵贼愚弄世人的把戏罢了!”

   “当年,大将军率领丞相清君侧,诛阉宦,正是那时赵贼与吕布杀入洛阳,后来洛阳落入赵吕二贼手中,我怀疑传国玉玺,就是在那个时候落入赵贼手中的!”

   “赵贼当真是狼子野心,私藏传国玉玺,就是为了这一天!”

   一听荀彧咆哮,夏侯惇暗道好险,我差点都相信赵云是天命所归了。

   不过,就算传国玉玺早已落入赵云手中,那赵云怎么指挥得动,天上的鹰?

   其实,此刻朝堂上,有夏侯惇这种想法的人不少,毕竟鹰翱翔于九天之上,乃空天霸主,怎么可能受人驱使?

   不过,这种话他们可不能说出来。

   就在这时,怒沉着脸的曹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我原本以为,袁术乃天下第一狂徒,没想到…赵贼居然比袁术还要狂妄,竟妄自称帝?”

   说到这里,曹操噌的一声,拔出带着上朝的青釭剑,嘶声怒喝:

   “诸君,你们告诉我,大汉的忠臣良将有没有死绝?”

   “没有,没有!”

   杨彪等汉室老臣,怒声嘶吼,若说赵云称王令他们失望,那么赵云称帝,就是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

   而作为汉室铁杆的荀彧,当即至殿中对汉帝刘政大礼拜到:“臣荀彧,誓与伪明,不死不休!”

   “臣等誓与伪明,不死不休!”

   一时间,殿中群情激愤,杨彪等汉室老臣与曹操麾下的一众文武,齐齐跪地立誓。

   “陛下,看到了吗?我大汉的忠诚良将还在!”

   语落,曹操亦对汉帝刘政拜倒:“臣恳请陛下,传诏天下,命天下诸侯起兵伐伪明,诛伪帝,卫我大汉天威!”

   龙座上,刘政很想说,天下早已分裂,我这个你捧上来的汉帝,指挥得动各地诸侯吗?

   “请陛下下诏!”

   见刘政愣着不吭声,曹操加大声音:“请陛下下诏,命天下诸侯,起兵伐明!”

   曹操这大嗓子,吓得刘政一个激灵,当即道:“传朕旨意,命天下诸侯,起兵伐明!”

   ………

   不久后,节俭版皇宫内的早朝散去…..

   曹操麾下一众文武,随曹操进入丞相府,他们要商量大事了。

   “主公,赵贼狡诈如狼,他直接称帝,完全是针对主公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