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第537章 刘松夜不眠

  “这可如何是好啊!”

   知道事情变得大条的吏部尚书刘松,不敢耽误,赶紧带着这一沓辞呈往皇帝那里赶。

   “......”

   但御书房内,接过一沓来自赵府的各种辞呈的皇帝朱重八,看着手上的各种辞职理由,以及想着赵征各个马甲的身份。

   一时间也无言以对。

   因为他也是真的没想到,一向‘老实’的赵征,居然说变就变,完全不带犹豫的。

   而且还不是家主一个人,整个赵府上下都跟着一起在动作。

   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朱重八感觉到其中存在一些不对劲。

   难道赵府内的两派,把争执给放下了?

   可又想不明白赵府费这么大的力气,将自己搞分裂,又搞合体,对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处。

   或是,为了什么?

   “陛下,会不会是如今赵府内激进派的老人不多了,又有一个保守派的家主在上面,话语权不够,加上他们本为一府。”

   “赵府一府本就喜静,不专职权,在朝与否,都影响不到他们研究格物农学......”

   刘松见着皇帝一时间没有给出处理办法,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避免显得自己太过没用,不能好好退休。

   没有头绪的朱重八一听这话,还真感觉有这么一点可能。

   尤其是他想到,本来赵府内分为两派这件事,在他的各种操作下已经提到了明面上来。

   叫满朝文武,都能一起盯着赵府。

   让赵府内那一派具体是谁,就变得不再重要,反正赵府内存在两派。

   一派老实,一派头铁。

   但谁知道,这两年因为赵府表现回归正常,自己也就跟着放下了一些戒心。

   让赵府外派的人,要么残着回来苟活,要么躺着出去送死的事,也摆上了明面。

   界限,变得明确。

   越想,皇帝朱重八都觉得自己确实有点过分了。

   不过对属下有多过分,于皇帝而言并不重要。

   他在意的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扼杀赵府隐患的计划,更主要根本不在于他这个皇帝。

   而是好像更多在于赵府自己的自觉。

   比如如今只是稍微一点偏轨,便将其中的弊端给显露了出来。

   满朝文武又被赵府给牵着头走。

   自己这个皇帝......

   自己好像并不能拒绝赵府给出的提案,当然,也不能明着同意。

   再看眼前小心翼翼着的吏部尚书刘松,赵征在朝堂上提议时的坚决同时浮上心头。

   去除千秋顽疾就在今朝?

   毕竟只要是个正常皇帝,谁会真的想有人与国同休。

   一起灭亡确实是个佳话,一起享福?

   皇帝朱重八可不认为在自己的铁血手段下,都忍不住用各种手段吸取王朝血液的臣工,会在最后时刻共患难。

   真有如此觉悟,王朝也就不会走到那一步了。

   不如彻底解决这个顽疾,将皇帝的权威升至最巅峰,不能永恒,也能让王朝走得更远。

   古有推恩令,今有自养令,都不如生杀在手!

   那才是真正的天子啊!

   只是赵府,能够助他达到这一步吗?

   莫名,皇帝朱重八对赵府复燃的忌惮都弱了几分,转而变成了期待。

   这把火,可不是他点起来的。

   两全其美!

   真是他的好爱卿!

   “确有可能!”

   “不过这些辞呈就按正常情况通过吧,咱这个天下能够达成如此盛世,离不开赵府的功劳。”

   “既是功劳,那就不能让人家建了功,还一直劳累。”

   “所以具体赐封,你回去尽快写份文书交到内阁。”

   念头一转,皇帝朱重八便定下了这么一个类似驱虎吞狼的计划。

   至于吏部尚书刘松。

   顶着皇帝压力的他,只瞬间感觉天都塌了。

   历代王朝都搞不定的东西,会引爆多大的一个旋涡?

   单看赵征在朝会上说出来后,满朝文武无论交情深浅都出来说赵府劳苦功高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了。

   结果现在,自己从只是来通知皇帝消息,变成了配合赵征的‘同党’。

   皇帝下旨得罪天下人,天下人可不敢冒犯皇帝,只会找上自己。

   “陛下!老臣......”

   吏部尚书刘松知道自己身为吏部尚书,多半会迎来一个怎样的结局。

   但这些年,盛世建成,天下河清海晏。

   而且有赵府的存在,在前面吸引了几乎所有火力。

   他就慢慢放下了内心的那根弦,他庆幸,只要他不与赵府对着干,只是执行皇帝的意志。

   那赵府对他,对吏部,也不会有其他兴趣。

   毕竟吏部尚书,换个人,也还是只能作为皇帝意志的延伸,尤其在皇帝朱重八的权威下。

   可现在,没了,都没了。

   本来再过几年,他就能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没了......

   “下去吧,刘爱卿做事,咱放心。”

   皇帝朱重八面对刘松的崩溃,内心没有一点晃动,甚至没有一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怜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