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国潮1980

第453章 双管齐下

国潮1980 镶黄旗 2161 2024-06-01 11:47

  开设在斋宫内部的工艺品商店刚开业就迎来了开门红。

   宁卫民卖的东西,是相当受外宾的追捧和欢迎,是大赚洋鬼子的钞票啊。

   这固然是喜事,但要比起他在另一个销售渠道取得的成绩,也就不值一提了。

   要知道,宁卫民可从不把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也考虑过如果外国人要不买,那该怎么办?

   所以为给自己托个底,为保万全。

   他采用是内销外销并举,双管齐下的手段。

   实际上,早在找人做商店的装修之前,他就开始利用每周日斋宫门口要办书市的机会。

   让孙五福像在“鬼市”一样,也在斋宫门口外头摆上了地摊,开始向游客销售旧货了。

   当然,这说的只是经营形式的类似。

   实质上,许多方面还是和“鬼市”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宁卫民不坑自己同胞。

   这些被他挑剩下的东西,倒手卖给京城的普通老百姓,他开价要的一点不高。

   哪怕是保存较好的,最多了也就按照新东西的一半要价。

   有些损伤严重的,别说原价三四成了,就是一两成也能往外走。

   说实话,很多时候他卖出去的价钱比收上来的价儿还低呢,纯粹是赔本赚吆喝。

   其次,他也不是光卖这些旧货。

   还有孙五福收上来的那些旧书、旧报、旧杂志、旧照片和旧图片,他也卖。

   而且价格一样极低。

   旧书是五毛一本,旧杂志旧海报三毛,旧报纸是一毛一份。

   照片和图片都是五分一张。

   甚至还有不少盖着邮戳和邮票的信件。

   除了他挑出来自己留下的,其他的也是按照邮票价值的一半卖的。

   这叫实寄封,专卖给喜欢集邮的人。

   为什么非要这样啊?

   答案只有一个。

   就是因为宁卫民要想办法活跃书市的人气儿啊。

   见识过流量经济时代的样子,宁卫民比谁都清楚人气的重要,也比谁都懂得人气对于一个市场意味着什么。

   可一个市场究竟才能怎么兴旺起来,怎么才能吸引老百姓愿意来呢?

   说白了,就得有丰富实惠的商品才行。

   宁卫民想得明白极了,书市图得是长远利益。

   未来的利润点根本就不在这点零售的蝇头小利上,而是在于摊位租金上。

   只要他这书市一火,名气叫响了,那自然就会有人哭着喊着举着钞票往他这儿来。

   到时候一场一场的收租子,难道不比当自己小商小贩来钱快嘛。

   这才叫境界。

   所以为了提前让书市火起来,他自然就得主动牺牲一下小我,出手做市了。

   可以说,打书市开始举办起,他就免费提供可以让人白喝的大碗茶,就是为了这个。

   他让孙五福去收东西的时候,顺便收点不挣钱的旧书旧报,也是为了这个。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他干的这些事,其实跟三十年后什么快手啊,抖音啊,拼多多啊。

   为了拉人头送现金,没什么区别。

   再说了,这书市也不光关系到经济利益的问题呀。

   还得掰着手指头算一算社会效益方面、公司方面以及合作伙伴的账呢。

   如果书市有了名气,那无疑是在为皮尔?卡顿公司打广告,赚口碑。

   那总公司就得承认宁卫民的工作成绩,他无疑能在这儿混得更安稳些。

   何况也只有书市火了,天坛公园和服务局跟着受益了,人家才愿意托着他。

   才会更加相信,他能把大家一起合作的高档宫廷餐饮项目给搞好。

   总而言之,书市就是一块“铁打的营盘”。

   是宁卫民可以常年吃下去,能让他名利双收的肥肉。

   反过来斋宫的工艺品商店就不一样了,那就是纯粹的短期效益。

   那帮外国游客可都是“流水的兵”。

   许多人都是今天来逛逛,也许明天就不在京城了。

   对这些“肥洋”,宁卫民觉着不杀白不杀,杀了也白杀。

   正好杀富济贫,用老外身上赚的钱补贴咱自己人。

   当然,要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宁卫民这么干也是为了让他自己心里好过点。

   其实他让孙五福去收东西,用极低的价格收来的宝贝。

   这本质上就是用信息不对等在欺负别人,靠套路来掠夺财富。

   不能说是缺德吧,也有点胜之不武,或是乘人之危的意思。

   这样一来,收来的好东西越多,他心里就越觉得别扭和亏心。

   那么要是反过来让给老百姓一点实惠呢?

   当然也就能哄哄自己个的良心了,至少能把觉睡踏实了。

   人嘛,就是这样的,必须经历过事儿,才明白自己的成色。

   宁卫民现在就整明白了一条。

   想当个坏人不容易,更需要好的心理素质。

   而他要想让自己心变得硬一点,还且得修炼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宁卫民这一手在当时还绝无仅有经营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