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糜汉

第六百一十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127 2024-06-01 17:19

  汉章武五年九月末,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关中。

   汉章武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汉大将军以诱敌之计,将数万魏军从五丈原诱出。

   当日,数万汉军与数万魏军鏖战于渭水北岸。

   于两军酣战之时,汉大将军糜旸,亲率另一支汉军奇袭五丈原,断数万魏军归路,火烧五丈原的魏军大营。

   见大营已失,数万魏军大多军心崩丧,跪地请降于汉军。

   “大军倒戈,利刃满地!”

   “兵士争先请跪,势不能止!”

   一日之内,数万魏军野战精锐,竟大多成为汉军的俘虏。

   而相比于数万魏军的被俘,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这一战中魏军在关中的指挥系统,也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魏大将军曹真,驸马都尉李源,都督梁成、王安、赵义,杨玉、三十多名魏军高级将领战死军中。

   偏将军李冲、讨寇中郎将戴凌、镇西将军曹宛等二十位中上层将官,为糜旸以血誓镇杀于为渭水河畔。

   雍州刺史郭淮、虎威将军王双等十余位在世间俨有名声的名将被糜旸擒于马下。

   这还是有办法寻找到名字的,至于不容易追寻名字的,死伤的魏将更是不知凡几。

   魏军的指挥系统,遭受如此严重的打击,如何不能称得上毁灭性?

   当以上的消息迅速传遍关中后,整个关中的局势变得愈发震荡起来。

   这消息实在太上头了。

   先前就已经举旗归顺大汉的世家家主,他们纷纷在县城内奔走相告着这个好消息,有许多人甚至都喜极而泣了出来。

   他们没有押错宝!

   糜大将军还是一如既往的猛!

   当世哪个世家,心中没有奇货可居的想法呢?

   而原本那些还尚在观望的世家家主,在得知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后,他们一方面震撼于汉军的军威,另一方面心中再无半点犹疑,很果断的将自家县城的旗帜,换成了赤红的汉家旗帜。

   而不管关中内的每位世家家主,先前的做法是否都是一致的。

   但在得知糜旸率大军进驻槐里后,关中数得上号的世家家主,或是亲自前往,或是派出家中嫡长子为使者,前往槐里会面糜旸。

   由于来的世家代表实在是太多,军务繁忙的糜旸实在没办法一个个接见,于是他只能着重挑选了大部份代表性的人物。

   在那些人中,糜旸一开始最在意的定然是杨嚣。

   根据之前他与杨彪的约定,他与弘农杨氏之间,还有着一门亲事呢。

   本来糜旸是不想纳妾的,可以那时的局势而言,除非是他亲自纳杨氏女在身边,不然不足以让杨彪取信。

   当然以弘农杨氏的家世,他府中的嫡女正常情况下是很难会接受成为别人的妾室的。

   但谁叫那个人是糜旸呢?

   况且糜旸的妻子乃是关嫣,凭借关嫣在大汉的身份,弘农杨氏也没那个胆子敢对关嫣的正妻之位有所想法。

   杨嚣看到糜旸时是十分激动的。

   杨嚣之前从未见过糜旸,可他听过糜旸太多的事迹。

   糜旸的事迹,足以让任何同龄人心生佩服。

   当然最重要的是,眼下糜旸可谓就是弘农杨氏在政治上的保护伞。

   凭借着这一点,就足以让杨嚣拜见糜旸时充满着敬意。

   而面对着杨嚣的大礼参拜,糜旸也做出主动搀扶起杨嚣的亲密举动。

   在搀扶起杨嚣后,糜旸立即就对杨嚣说道:

   “孤日前就已经上奏陛下,请求追封杨公三公、列侯之位,并让当世大儒为杨公草拟谥号。

   想来用不了几日,陛下的诏书就会来到槐里了。”

   听到糜旸提起杨彪,杨嚣的眼中登时就有泪水浮现。

   可同时他的脸上也有着喜色浮现。

   以杨彪临死前做的事,大汉赐他一个三公哀荣及美谥乃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封侯一事,却是杨嚣之前未曾想到的。

   两汉四百年以来,倒不是没有追封过死去的大臣为列侯的故事,但这个举动更多的不是名誉上的褒赏,而是一种实际利益上的封赏。

   因为一旦杨彪被追封为列侯,那么按照常理,杨嚣身为杨彪的嫡亲后裔,是可以顺势继承杨彪的列侯之位的。

   精通礼法的杨嚣,又岂会不知道这一点呢?

   凭借先人之功一跃成为列侯,这是大汉对弘农杨氏功劳的肯定,也昭示了糜旸的一个态度:

   他会履行当初的诺言,在接下来的时日中,为弘农杨氏保驾护航。

   糜旸的态度很直接,而糜旸的这个态度,才是让杨嚣真正欣喜的原因。

   由于心中的欣喜,杨嚣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只能对糜旸拜谢不已。

   而在安抚住杨嚣之后,糜旸又将目光望向在座的苏则。

   先前关中之所以能掀起那么热烈的举义浪潮,杨彪在其中自然居功至伟,但苏则的功劳也不可小觑。

   可以说苏则诛杀曹衮的举动,为本就堆满干柴的关中,彻底添上了最猛烈的那一把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