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糜汉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郑耀武 大变之兆饱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161 2024-06-01 17:19

  糜旸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阅兵。

   阅兵是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

   阅兵仪式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可谓是源远流长。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据说早在华夏的夏朝时期,就已经有类似阅兵的仪式出现。

   只不过那时候它还有个更具体的称呼:

   “观兵以威诸侯”。

   中国先秦时期最着名的阅兵仪式,便是周武王的“孟津誓师。”

   除去“孟津誓师”之外,还有着许多阅兵的仪式,如“践土之盟”,“黄池耀武”等等。

   虽然那数场阅兵仪式的举办者,规模程度都不尽相同。

   但毫无疑问的是,那几场阅兵仪式都为举办者带来了极大的声威,奠定了他们的大业。

   可是尽管阅兵的仪式很早就出现过,但阅兵仪式的盛行却是在汉代。

   在西汉建朝之初,由于北方的匈奴经常作乱,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看重军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宣扬兵威,提振士气的阅兵活动便经常举行。

   西汉灭亡之后,虽然汉世祖刘秀不希望地方武装力量太过强大,但他也并没有贸然废除这种仪式。

   及至现在的这个时期,由于处在兵事不断的乱世之中,阅兵的活动更是被三家的统治者都十分看重。

   刘备、曹操、孙权三位当世霸主,都曾亲自指挥过阅兵仪式。

   阅兵仪式举办的原因无非三种:誓师,称霸,示威。

   以梁州的具体情况来说,糜旸突然想举办阅兵仪式,肯定是怀抱着最后一种目的——示威。

   梁州是大汉的北疆,而糜旸想示威肯定是示威给关中的曹魏将领看的。

   正因为猜出糜旸的这种意图,所以当半个月前糜旸在一次议会上透露出这个想法后,他的想法得到了一众州臣的大力支持。

   不管他们背地里是怎么看待糜旸的,但现在他们都是梁州之臣。

   对他们来说,能够通过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己方国度的煊赫兵威,震慑北方的强敌。

   这样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他们没有道理会拒绝。

   在一众大臣都大力支持的情况下,阅兵仪式的前期准备活动进行的很顺利。

   章武二年八月十五这一日,正是梁州阅兵典礼举行的日子。

   而这一日不但是阅兵典礼举行的日子,今日还是华夏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众所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秋节在汉代就已经成为汉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只不过在汉代时,中秋节的日期还未统一确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在不同时日的中秋节。

   当然来自于后世的糜旸,在成为梁州牧后不久,就特地下令在梁州确定了中秋节的具体时期。

   不管其他地方是八月十六还是八月十四,以后在梁州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

   而由于中秋节的时日与农业收获的季节息息相关,所在当中秋节到来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十分美好。

   今日一大早,糜旸便在关嫣的服侍下起身梳洗。

   由于今日对糜旸是很重要的一日,所以糜旸在关嫣的服侍下,换上了只有在盛大典礼时才会穿的礼服冠帽。

   古时候的礼服冠帽穿戴是十分繁琐的,但是今日糜旸却难得耐着性子任由关嫣摆弄。

   糜旸不知道关嫣摆弄了多久,只知道他腿都快站麻了。

   终于在天刚刚完全放亮之时,关嫣终于为糜旸穿戴好了一切。

   在穿戴好华丽的礼服冠帽之后,糜旸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不得不说,尽管当世的礼服冠帽穿戴起来十分麻烦,但是能得贵族喜爱的东西,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糜旸本就身材高大,当他穿上华丽的礼服冠帽之后,更加显得整个人贵气凛然,不怒自威。

   在穿戴好礼服冠帽之后,关嫣最后将一柄装饰精美的长剑悬挂在糜旸的腰间。

   完成这个动作后,关嫣抬头看向身前的糜旸,语气中带着些许担忧的语气说道:

   “今日之事,能成吗?”

   听到关嫣的担忧后,身为要做大事的主人公糜旸,却一点都不显得担忧。

   他伸出手捏了捏关嫣的琼鼻,笑着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你不应该有所烦恼。”

   见糜旸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关嫣有些不乐意了。

   她在关心他,而他在与她打马虎眼。

   只是哪怕心中有些不乐意,关嫣却还是祝愿道:“望夫君得胜归来。”

   旁人若听到关嫣的这句话,还以为糜旸今日是去打战呢。

   可是天下间,哪有穿着盛大礼服打仗的将军呢?

   除非糜旸要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糜旸在听到关嫣的祝愿后,脸上的笑意更甚。

   “等我得胜归来。”

   糜旸的这句话说的充满着自信。

   在说完这句话后,糜旸便一手按着腰间的长剑来到了外面的大殿之中。

   等糜旸到达大殿中时,他就发现无论是官籍是否在州府的梁州官员,此刻都早已经聚集在大殿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