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糜汉

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202 2024-06-01 17:19

  过往的时日中,夏侯尚曾设想过无数次与糜旸的再次交手。

   他自问,他已经做好准备。

   但没想到,糜旸一点都没变。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给了曹魏沉重的一击。

   错愕,敬佩,乃至于夏侯尚尽管不想承认,却确实存在的惊慌。

   种种情绪不断在夏侯尚的心胸中碰撞着,让夏侯尚一时间竟无法站起身。

   察觉到夏侯尚的异样后,身旁的侍从连忙上前想将夏侯尚从地上扶起。

   但夏侯尚却摆手阻止了这种行为。

   扶起他一人是小,该如何扶起中原这座将倾的南山,才是重中之重。

   在平复了一会情绪后,夏侯尚抓住一旁侍从的手说道:

   “立即派出信使前往邺城,告知陛下这个消息。”

   这位侍从是夏侯尚自小的伴读,有着这层关系,侍从在夏侯尚面前没有太多顾忌。

   听完夏侯尚的吩咐后,侍从不解地问道:

   “不是应该先派人,将这则消息告知给大司马吗?”

   侍从的话,乃是基于常理出发的。

   毕竟稍微有点智慧的人,不难看出糜旸在拿下博望后下一个目标会是许昌。

   但要想毫无顾忌的攻打许昌,则必须先吞掉曹休在宛城的数万大军。

   故而侍从认为夏侯尚应该及时向曹休通知博望失陷的消息,好让他及时回援。

   但侍从的话,却引得夏侯尚频频摇头。

   “你想的是不对的。

   以当今局势,糜贼欲克许昌,不必先陷宛城。

   今大司马的粮道,已经被贼军截断。

   而糜贼的布置,必不止于此。

   我料他下一步会派军抢占各路要道。

   如此一来,大司马纵使想支援许昌,也会受阻重重。

   我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大司马身上。

   并且诸路要道断绝,我的信也很难送到大司马的手中。

   糜旸派人抢占要道,不久后身在宛城的大司马,迟早都会得知这个消息的。

   现在对许昌来说最紧要的是,让陛下知道吾等的危急情况。

   若有援兵的话.....”

   后面的话,夏侯尚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知道大魏刚刚经历关中惨败,是很难短时间内再调集大军的。

   而其实由于许昌的重要性,许昌内外本就有上万魏军拱卫。

   按照兵法而言,上万精兵守备许昌城,应该是件不难的事。

   可一想到糜旸,夏侯尚就觉得并不保险。

   故而哪怕他明知曹叡很可能没办法支援他,他也必须请上一请。

   听完夏侯尚的分析后,侍从如梦方醒。

   他快速翻上一旁的骏马,然后朝着许昌城的方向奔去。

   望着侍从离去的背影,夏侯尚的腿脚恢复了一些力气。

   许昌与邺城的距离虽远,但两城之间的交通十分发达。

   夏侯尚相信只要路上不耽搁,他的求援信是一定会及时送到曹叡手中的。

   而将目光收回后,夏侯尚又想起了一个人可以求助。

   司马懿!

   想到这,夏侯尚连忙召来另一位侍从,对他吩咐起来。

   夏侯尚急切的神态被曹爽看在眼中,他这时才意识到,好像他的确做了一件愚蠢至极的事。

   但曹爽心中内疚的情绪并不多。

   反而是夏侯尚的行为,让曹爽心中浮现了一种异样的想法:

   原本为了守卫豫州,曹叡给了曹休数万兵马。

   但如今这最该守卫豫州的数万精兵,却被糜旸一招奇袭博望给困在了宛城中,害的夏侯尚只能四处求援。

   这样的事,怎么想怎么可笑!

   ...

   曹叡最近心情很抑郁。

   曹叡抑郁的原因在于,他的第一个儿子,在前几日刚刚夭折。

   虽说曹叡坚信以他的年纪,将来他会有越来越多的儿子,但第一个孩子的去世,还是让曹叡伤心了好久。

   心情抑郁之下,除非最近有什么要紧的事,不然曹叡都是呆在皇宫里的后花园内观景自娱。

   只是花花草草看多了,曹叡也难免觉得无聊。

   于是曹叡便想起了,前段时日曹休向他上奏的一件事。

   那件事正是关于曹休意欲攻打义阳郡的。

   当然在自家君臣之间,曹休在上奏中说的很清楚,他这次去就是做做样子。

   尽量不与糜旸进行正面上的冲突,尽量率军驻扎在宛城以观事态发展。

   曹休的理智让曹叡很是赞许。

   本来曹叡对这件事,是不太关注的。

   毕竟自家大司马率数万精兵到自家城池里去,这件事怎么看都不会有风险。

   只是许多时日过去了,宛城处却一直未有曹休的最新消息送来,却还是让曹叡感觉到有些奇怪。

   “近来边疆有事乎?”

   曹叡命人将司空陈群召到身前,并如是问道。

   陈群本在处理政务,却突然被曹叡叫至身前,再加上曹叡问的问题有些奇怪,这让陈群不免困惑起来。

   但很快,陈群就如实答道:

   “国之万幸,边疆安宁。”

   陈群的回禀让曹叡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