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糜汉

第六百二十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167 2024-06-01 17:19

  在渡过护城河的汉军正在安营扎寨的时候,糜旸率领着后部大军来到了护城河外。

   这一刻曹彰依然守在城墙之上。

   居高临下的他,自然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在人群中,身穿明光铠熠熠生辉的糜旸。

   这一眼宛若那日在街亭的角楼上的那一眼。

   犹记得那一日在角楼上得知糜旸到来的消息后,曹彰的心中顿时浮现了严峻谨慎的心情。

   而后面街亭战局的变化,也让曹彰越来越措手不及。

   从一开始的略占优势,到后面的全面崩盘,好似就是在须臾之间发生的事。

   那一战之后,曹彰就对糜旸的恐怖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而在今日重新见到糜旸之后,曹彰除去严峻谨慎的心情外,难得还有着几分骄傲。

   曹彰的骄傲来源于护城河上那上千具汉军的尸体。

   也许眼下护城河已经被汉军渡过,但魏军取得的战果也不小。

   对于连战连败的魏军来说,今日初一接战就能令上千汉军野战精锐丧命,这已然算的上一件值得吹嘘的事。

   毕竟他的对手是糜旸。

   看着护城河上漂浮的上千具汉军尸体,曹彰的心中就不断滋生出自信——野战我或许不是你的对手,但守城战却不一定!

   在曹彰紧盯糜旸身影的时候,糜旸的注意力却不在他的身上。

   糜旸刚一来到护城河旁,魏延就一脸惭愧的单膝跪倒在糜旸身前:

   “大将军,臣有负大将军重托!

   还望大将军治罪!”

   随着魏延的单膝下跪,今日跟他一同出战的诸位汉将也齐齐朝着糜旸请罪。

   魏延等人的动作,看的一旁的张合眼皮狂跳。

   魏延也算是汉军中有名的战将,张合也曾听闻过他脾气刚烈,难以受控。

   可就是这样一个脾气刚烈的名将,眼下却因为一时失利,自愿下跪向糜旸请罪。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糜旸在汉军中的声望俨然已经到达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

   而魏延请罪的理由亦让张合侧目。

   诚然今日由于他引发的内乱,的确是汉军攻打长安城的一次良机。

   但重要的是,守城战不是野战。

   凭借长安城坚厚的城防,汉军在无大量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凭借着血肉之躯就拿下长安城?

   甚至在张合看来,今日魏延能率领汉军渡过护城河已然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样的事要是放在魏军之中,魏延不但称不上有过,恐怕还得给魏延记上一功。

   只是如今从魏延及诸位汉将的脸色看来,他们是自发的感觉到惭愧。

   察觉到这一点的张合,不禁看了眼长安城那雄伟的城墙,然后心中陡然发出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知道你们汉军能打,但能不能适当收敛点内心的骄傲呀!

   张合心中所想,糜旸自是不知道。

   可看着魏延及诸位汉将脸上的惭愧之色,糜旸脸上却浮现了几分笑意。

   “尔等何罪之有?”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亲手将下跪的魏延扶起,然后示意身后的诸位汉将都起身。

   在魏延及诸位汉将起身后,糜旸用手抚摸过魏延臂膀上的伤口。

   由于方才战况紧急,魏延手臂上的伤口还未来得及好好处理。

   从糜旸的目光看去,魏延手臂上的伤口依然在缓缓流淌着血液。

   糜旸也是经历过战阵的人,他知道在战时人的手臂与胸腔不过咫尺之遥而已。

   要是那支流矢偏上几寸,恐怕他现在见到的就是躺着的魏延了。

   知道这一点的糜旸,更难对魏延及今日奋战的汉将有怪罪之意。

   “非尔等不用命也。

   实乃长安城非易夺之城。”

   用这番话宽慰了一番魏延及诸位汉将后,糜旸又看了眼前方那众多的汉军尸体,对着一旁的黄权嘱咐道:

   “今日死王事之人,皆要好好安葬。

   一应抚恤也必须从厚。”

   听到糜旸的吩咐后,黄权当下领命而去。

   随后糜旸又让人召来医者,好好为魏延等负伤的将领医治。

   待安排好这一切后,糜旸才有空打量起一旁的张合。

   而张合见糜旸的目光望来,他的脸上顿时浮现悲苦之色。

   情绪悲愤的他,一下子就跪倒在糜旸的身前,对着他哭诉道:

   “曹彰不仁,意欲戕害于我,又致使我儿丧命。

   还望大将军能为合报仇!”

   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张合已经是恸哭的状态。

   看着恸哭的张合,糜旸的目光变得审视起来。

   张合能被称为五子良将,他肯定是有才能的。

   可惜张合的人品,却实在不咋地。

   或许在建安五年乌巢的那把火过后,张合也是如今日一般跪在曹操面前恸哭不已的。

   只是只要张合对他有用,那么糜旸也愿意表现出一副宽仁的模样。

   糜旸出言宽慰张合道:“卿放心,今日你重新归附大汉,孤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说完这句话后,糜旸让一旁的丁封上前将张合扶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