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糜汉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119 2024-06-01 17:19

  当糜旸驾马带着刘备进入长安城后,他看到的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长安百姓。

   数之不尽的长安百姓,拥堵在街道的两侧。

   他们互相推搡着彼此的身体,宛如正在不断冲撞堤坝的洪流,想着冲开阻拦奔到马下看清糜旸与刘备的样貌。

   哪怕在汉军的维持秩序之下,他们的想法不能成真。

   可这也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心中的热情。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恭祝皇汉驱逐敌寇,还于旧都!”

   一声声响亮的祝福与赞叹语,此起彼伏地出现在街道两侧百姓的口中。

   在未拿下长安之前,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在世人看来可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

   因为这句口号喊出的时机,是曹魏威凌天下的时候。

   以当时曹魏在世间的实力,任何想要挑战它权威的人,不免都会被冠上一句“痴心妄想”的批判。

   就连大汉内部的臣民,哪怕往日中他都是将这句口号当做自己的政治纲领,可内心中真心觉得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

   而正因为之前世人大多对这句口号,充满着太多的质疑乃至于嘲笑,所以当大汉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才会给世人带来极大的震撼。

   这种震撼很难用言语来形容,或许有一个比喻是恰当的。

   后世“复兴华夏民族”也是一句伟大的政治口号。

   而若华夏民族有一日真正能进驻华盛顿,并在白宫之前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之后,那会给后世人带来多大的震撼呢?

   又会给华夏民族带来多大的自豪感呢?

   虽时代不同,但那震撼与自豪的感受,是可以通过想象而感同身受的。

   由于事先未接受过统一的安排,导致每位百姓口中喊出的话语都不相同,这导致长安十里长街一直处于嘈杂喧闹的气氛中。

   可也恰恰是这种气氛,让坐在马上的刘备兴奋不已。

   因为每位百姓的言语不一,证明着眼下他们的行为是自愿的。

   这是长安民心归复大汉的最佳体现。

   对于一向看重民心的刘备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件事让他更高兴的了。

   “民心复大汉,山河一统之日何远?”

   糜旸身前的刘备,不由得从口中重重发出了这句欢喜的感慨。

   发出这句感慨后,刘备欣喜地看着周遭的一切。

   虽为汉室宗亲,但从未来过长安城的刘备的,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但刘备却从一些东州派臣子口中,得知了关于长安城不少的往事。

   章城门前往未央宫的这条街道,是长安城内的主干道之一。

   在西汉时每逢大汉取得作战的重大胜利后,天子都会亲临章城门外,将为大汉带来荣耀的将军亲自迎入未央宫中。

   “共享未央”这一行为,不是刘备的首创。

   是每位大汉有为之君都曾经做过的事。

   更是大汉向世人展现他的气度与强盛的一种有力体现。

   遥想数百年前,太祖、孝景帝、世宗、中宗等为大汉带来强盛的明君,都曾在长安数万百姓的热烈欢呼下亲自走过这条街道。

   而他们那时心中的情绪,是否与今日的自己一样激动与开怀呢?

   听到刘备这句感慨的糜旸,并未出言附和刘备的话。

   因为他知道眼下刘备正沉浸在无边的喜悦中,他需要做的就是聆听就好。

   当糜旸驱使着战马缓缓走过街道之后,一座气势磅礴的宫殿建筑群就出现在糜旸与刘备的眼中。

   未央宫到了!

   在汉代未央宫指的不单单是一座宫殿,而是一整片宫殿的集合体。

   首先映入糜旸与刘备眼中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宫墙。

   宽近十米,高达十数米的宫墙,以壮阔的姿态屹立在糜旸与刘备的眼前,令人初观便会被它的气势所折服!

   这还仅仅是拱卫未央宫的宫墙,那么宫墙都尚且如此,位于内部的未央宫呢?

   一想到此,就连糜旸也按捺不住内心期待的情绪。

   他用力踢了踢马腹,让胯下骏马的速度加快。

   感受到主人情绪的骏马,立刻迈开矫健的步伐,不过一会就跃过了那厚重的宫墙,来到了未央宫的内部。

   当跃过宫墙之后,糜旸便被眼前看到的一幕所震惊。

   后世时他是参观过故宫的,可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风格与两汉时期是有很大不同的。

   糜旸在看到眼前未央宫的全貌后,他脑海中登时就浮现起了汉初名相萧何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后世的人可能只记得那一句“非壮丽无以重威”,却忘记了萧何说的最后那句充满豪气的话。

   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在未见到未央宫之前,糜旸原本还以为这句话是萧何的夸大之语。

   但当真正看到未央宫后,糜旸才知道萧何的话不是在夸大,他是在平白的陈述一件事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