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始更

第17章 清平乐 交心结

始更 峰下遛狗 2137 2024-06-01 17:21

  毛骧,影卫指挥使,此人阴狠毒辣,手段残忍,但办事效率出奇的高,当年分属锦衣卫,那时还是皇子的箫辰龙看中了他,便向谢安要来过来,没想到箫辰龙登基,他毛骧倒是得了从龙之功,再加上本身能力就出众,便被皇帝委任影卫指挥使。

   “毛骧,你即刻派人秘密前往查探吐蕃都谁的手里有相思子这种剧毒之物,另外派人去黔州看看我那四儿子是否在锁钥楼,还有找人盯着点三皇子看他是否与此案有关,哦对了,也要盯紧沈家是否有异动。”

   “微臣遵旨。”

   自古圣心难测,箫辰龙明显是怀疑自己的两个儿子,难道是为了控制江南?能正面威胁到江南的只有桂王府上的两万精兵,桂王薨逝,三大世家也接连出事,不由得让他怀疑有人在指染江南。

   江南是粮仓,控制了江南就等于控制了粮食。

   这里面是否有沈家的影子?沈秉忠那老头的商队遍布天下,还不至于要控制江南吧。

   一时间各方势力汇聚江南。

   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沈府院内的仆人熏烤着炭火放入盆中,随后便送入各位主人我屋中,沈慈起身穿好衣衫,在院子里做起来早操,这是师父谢安教他的,据说可以强身健体。

   婉晴拿着热手帕,为沈慈擦拭这脸颊,看着婉晴的服侍,沈慈伸手便把婉晴搂进怀里,自从二人表明心迹,这样的肢体动作便多了些。

   毕竟还未出嫁,二人倒也未做过多的动作,院内其他的小厮也面带微笑,大家都知道,公子为人很好,待人和善,婉晴也未曾以势压人,院内一片和谐。

   吃过早饭,沈慈便跟着二爷爷前往内阁。

   大周朝,实行五日大朝会,其余时间来自各地的奏折由内阁批阅,在呈交太和殿,由皇帝批示。

   而作为内阁成员的沈秉义自然要每日到内阁批阅奏折。

   马车内,沈秉义还在嘱咐沈慈要注意礼节,皇宫不比外面。

   到了午门,二人步行经会极门来到内阁,沈秉义便让沈慈在此等候召见。

   没多久便见一位公公走到近前。

   “沈公子,殿下招公子觐见。”

   二皇子萧朝信在朝中享有独特的待遇,因为内阁参政的权力,使得二皇子有了招臣的权力。

   沈慈随着公公来到内阁后面的文华殿,见到二皇子在殿内端坐,正在批阅奏折,殿内药味四溢,显然这位二皇子身体着实不好,每日都需要服药。

   “拜见殿下。”

   “你来了,赐座。”

   一旁的公公端来一把圆凳,待沈慈坐下,殿内便没了动静。

   许久,萧朝信开口。

   “你认为应当派何人去益州调查桂王薨逝一事?”

   萧朝信头也没抬,轻声说道。

   等了一会,见沈慈并未回答,萧朝信抬头看向沈慈。

   “可愿来我秦王府,做一位幕僚?虽然不是官,但可以帮我出出主意,也算提前接触官场了。“

   “属下愿为殿下分忧。”

   沈慈跪地俯首回答道。

   “你很聪明,但以后的路要如何走要看你自己,莫要自误。”

   "属下谨记殿下教诲。“

   其实沈慈清楚二皇子一定是把他调查的清清楚楚,才会让他进入秦王府,没必要拒绝反正沈慈的目的就是进入秦王府。

   “起来吧,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不知殿下如何看待当今百姓?”

   沈慈并未起身,直接反问道。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萧朝信并无意外,直接回答道。

   “殿下,属下以为调查桂王一事需由宗人府前往,桂王乃当今圣上亲弟,事关皇家内事,不可借由外臣查访。”

   听到萧朝信的回答,沈慈心中顿感放松,传闻没错二皇子确实心念百姓。

   “宗人府”

   听闻沈慈的回答,萧朝信陷入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还有何人?”

   “属下以为,吴王萧朝成最为合适,一来吴王贵为皇子又是桂王子侄,亲自去最为合适,二来吴王长官刑狱按察司,对于查案或许更加方便。”

   “大胆,你是何居心,难道你要挑拨本王与吴王之间的关系?”

   沈慈应声而跪,那叫一个痛快,就知道得急眼。

   “属下不敢。”

   “你不敢你莫不是想让吴王离开京城,你好有何作为吧。"

   "属下绝无此意。”

   “你明知父皇这段时间有意立储,这时候吴王调离京城,你是想让我上位?”

   萧朝信冷静下来,口吻也缓和了许多,轻声问道。

   “属下绝无挑拨关系的意思,殿下应当知道吴王的性格,如若吴王掌权,天下百姓将无安宁,殿下以您对待百姓的态度,只有您上位百姓才可活,此前属下确有试探之意,但属下也是为百姓谋一生路,还望殿下赎罪。”

   听到萧朝信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沈慈决定赌一把,直接把话挑明。

   萧朝信听到这,便陷入沉思,是啊,如今朝廷内外看是一番平和之象,但暗中藏匿的隐患,他又何尝不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