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山海漫行记

第120章 小生惠舍,这厢有礼

山海漫行记 北旭晟 2093 2024-06-01 17:22

  猨翼山之所以称怪,大致是外山那难攀的怪石卷崖,将山内情况隐藏起来。

   人们去不了,看不见,也就传出“怪石、怪树、怪鱼、怪兽,人不可上”之类谚语。

   这也是猨翼山原山神有意为之,目的不言,自是保护山中珍奇。

   千年前民风还是淳朴,山岭周边百姓还遵循训诫,不会妄生探山之心。

   他们还秉承祭拜山神习惯,山神也会在外山回馈他们药草林木,两厢还算平和。

   然而时过境迁,因周边村庄并不依山生存,渐渐人们也渐忘却祭拜山神习俗,不仅如此,更有好事者违背祖训,想法探入内山,看到山青水秀景象。

   山中虽多有毒蛇珍兽,然传说药用价值丰富,便生出许多捕蛇者、采药人、樵夫、猎户,几十年间竟将好好一座猨翼山捞取空了。

   原山神对此心中恼怒却力犹不殆,日久就消失了。

   然此事只有诸神及他这个妖怪知道,凡人无从知晓。

   而为人更不知的是,猨翼山山神除护佑一方水土之责外,在这还有一项职责。

   那是早在女娲娘娘创世之初,此地就生出一股邪气,涂炭这方土地,使这寸草不生。

   女娲娘娘为镇住邪气,就在此压下一座山来,山脉横断连绵,绝住了邪气。

   娘娘再派山神来这值守,种下各种灵木珍秀,以灵气挡住了邪气。

   然而山神之力,缘于凡人信仰,这猨翼山山神失了周围人们祭拜,又没了林木珍奇护佑,日久就被邪气侵蚀尽了。

   之后邪气于山中横行,这内山不多久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虺蛇是山中一条反鼻蝮蛇,也是众毒蛇之长,被邪气侵袭之下,日久竟诞生了灵智,在四百年上下修炼成妖,横行这猨翼山周边。

   因他偶尔从凡人那里听说龙的故事,也心向往之,遂幻化龙影。然而幻化之形终是泡影,终被我之前一拳击破。

   听得惠舍叙述,我心中五味杂陈,这般情景,与堂庭山何异?

   人性贪婪,导致怨恨不散,导致灾祸横生,其危害性可见一斑,但人们却如一叶障目,故作不知。

   惠舍向我拱手说:“禀主人,而今这山中邪气虽说蔓延,但还是小可之间。

   所以像小生这般妖怪虽受邪气侵染,但还保有一些理智。小生本愿只想守好同山生灵,这些年也妄吃了几个人牲。

   即使小生这般走了,这里也怕会有其它生灵为妖,长久若无控制,等妖成了气候,怕是山神大人来了也无计可施。还请主人想想办法,还猨翼山旧貌。”

   惠舍求的真诚,却叫我心中凛然,他这是给我出难题啊!

   我并非真神,如何解决这猨翼山邪气,还还它旧貌?然而对于惠舍请求我也难以推却,此时可谓两难之境。

   我赶紧在脑中思付对策,首先便想到这猨翼山山神消失原因,

   究其是因为人性贪婪致使山神无力对抗邪气,最终被邪气侵蚀掉了。可是山神为何会无力到如此地步?

   按理说即使靠青山秀灵之气对抗邪气也只是种手段,山神自身力量才是最为重要。

   可是那时山神却几乎没有了力量,造成这样又是什么原因,和环境破坏有关吗?

   我又将惠舍描述之事回顾一遍,忽然意识到,有一个很重要但却被我忽略的点,那就是人们祭拜山神之事。

   早些的人顾忌祖训,祭拜山神,便相安无事,晚些的人违背祖训,忘却山神,就出了事。

   我又联想到江心月走前曾说的“有心则神不怠,无心则神不立”的话。

   她所谓的“心”就是指的祭拜之心,我感觉他们说的祭拜很像我们那所谓的“信仰”,神需要人的信仰来增加自己的神力,就是所谓的“信仰之力”。

   我并非是一个神学家,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但就目前情况应该就是这回事。那么这件事要想解决,倒也是有办法的。

   需要告诫这里周边的村庄,让他们重拾对山神的祭拜,应该就可以让娘娘派来新的山神,重振猨翼山的旧日风光。

   “好吧。”我将这事应承下来,惠舍显得很高兴。他不住的揉搓着双手,面带恭敬,语气甚有讨好意味说道:

   “小生很荣幸能认您为主,本欲送些见面礼。但奈何这猨翼山现在物产匮乏,小生法力低微,不知主人可缺脚力?”

   我现在正苦于如何离开这猨翼山,惠舍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我说:“我等有四人,这一路经招摇山、堂庭山,再到你这猨翼山,却是缺个脚力。”

   惠舍欣喜,答到:“那正是好的,小生刚好送主人一架马车,还望主人不要嫌弃。”

   他转身向自己蛇蜕处,单手一点,口中念词,却见一股黑气缭绕之下,那蛇蜕逐渐化形为一辆马车,

   是蛇身为车厢,蛇尾为车轴,两端又生出两只轮子,蛇颈化作车辕,蛇头化成一匹大马,那上翻的鼻子则化作一马夫。

   那车厢甚阔,雕梁画栋,看的很气派,马是高头大马,显得也很精神。只是这整体黝黑,周身黑气不散,令我甚是恐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