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3章 回收

  是风,接近地表时由于热气流使温度急速变化产生的强力横风!

   老马的猎鹰九正是多次败之于此!

   阿美,正在看直播的老马也都快怀疑奇迹将要发生——正如他每次看猎鹰9最后的时候,但这时他也知道,不过又是一次理所当然的失败。

   因为此时火箭距离地面只剩400米,倾斜角度已经超过火箭发动机的摇摆角,不可能再调整过来了。

   林炬的双手已经要握出血痕,心里很是不甘,同时又生出懊悔:难道真的是自己太激进,系统也并非全能的吗?

   然而控制室离的郭申双手撑在控制台上,脸色虽然阴沉但却没有失败后的神色,只是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小声自语:

   “燃料还有4%,够了,足够了。”

   此时在发射场外,大幅度倾斜的火箭看似已经要坠地,众人正要惋惜,却突然听到一声爆鸣。

   那是埋设在火箭顶端,轴心与火箭垂直,成扇形分布的一圈超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

   他们分为三层,保证每一个径向方向都有一台,可以瞬间点燃产生短暂却强大的推力,迅速纠正姿态。

   这一技术普遍用于导弹,喜欢军事的朋友每次看导弹明明是竖直发射速度很高,却在高空突然变为横向,就是因为箭体上安装的微型固体发动机,喷射出强劲的火焰暴力改变姿态。

   火箭上常用喷出氮气等气体的rcs(reactioncontrolsystem反推力系统),更柔和但瞬时推力小,也更加容易控制。

   但此时明显微型固体发动机更加有用,能在几秒内完成火箭姿态的变化。

   原本大角度倾斜的火箭立即向相反的方向摇摆,然后另一端的固体发动机启动,还未燃尽时对向剩下的固体发动机也启动,双向作用将火箭的姿态重新固定在竖直状态。

   与此同时底部的火箭发动机节流阀扩大,猛然扩大的推力让已经掉到发射场外,离地只有一百多米的火箭下降率降到只有两三米每秒,几乎是要静止在空中。

   然后发动机喷口再次微微摆动,控制火箭缓慢下降的同时向着陆点移动。

   这一过程很复杂,但发生的总时长不超过5秒,就已经将一级火箭起死回生,硬生生救了回来。

   何倘旁边的赵总师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来,俯身似要将头塞进屏幕里,好认真看个究竟。

   这一次再没出任何意外,火箭底部倾斜的尾焰一点点回正,然后逐渐关闭节流阀,火箭的高度在地面遭受轰击的震动和声浪中一点点下降,升腾的热浪让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出现了大片扭曲。

   100米,50米,30米,火箭姿态不变,稳稳地降低高度。

   离地20米,四条支撑腿在液压缸作用下流畅展开,使末端低于发动机喷口。

   在林炬似要撕开胸膛的心跳中,发动机的尾焰越来越小,在离地不到一米时关机。

   四条支撑腿随即接地,三十三米高的芯一级因自重落地产生震动,但在弹性的支撑腿作用下迅速停止。

   直播画面最后切到着陆场,此时一枚外表受大气和尾焰烧蚀而看起来掉漆一样的白色火箭,展开黑色的四爪,完美地遮挡住了x型落点的正中央。

   林炬像重重摔在沙发里,双手捂住脸大口吸气。

   “成、功、啦!啊啊啊!”

   “屮,屮屮屮屮!”

   原本一直保持安静的控制室被疯狂的欢呼淹没,几乎刺破林炬的耳膜,但他自己恍若未闻,紧紧握着拳头不断挥舞。

   这一次,他开创了历史!

   新远一号乙不仅回收成功,而且是真“逆风”翻盘,用强大到离谱的飞控生生把自己从坠毁边缘救了回来。

   这不仅证明垂直回收可行,还说明它抗干扰能力一点儿也不差,甚至超出常理的稳定。

   “老童,你看啊,成功啦,这火箭居然成功啦!啊哈哈。”

   周瑞看着火箭不停拉扯旁边的童培强,却只听到嗯嗯啊啊含糊不清的声音。

   “啊,老童你怎么……快来个人,童主任下巴脱臼啦!”

   但是他的喊声淹没在一片高声的欢呼中,好半天采用卫生室的医生跑过来将童主任抬走。

   周瑞转而去摇晃安德罗夫的肩膀:“看看,华国人实现火箭回收啦!”

   安德罗夫面无表情:“周,我是鞑靼人,和蒙古同源不是白人,而且现在我是华国籍,火箭也是我设计的,所以应该是我们才对。”

   “哈哈,对,是我们才对!”

   八院副院长办公室,何倘像抽干力气一样躺在椅子上喃喃自语:

   “不可能,这不科学啊,难道真的是我们太保守不敢迈开步子啦?”

   同样震惊不已的赵总师摇着头说道:

   “航天界的天要变了,火箭可回收是可行的,就算复用10次,成本将降低80%不止……我们要来活了,可重复使用火箭将彻底改变一切。

   他奶奶的,开了那么多会,不如人家十分钟来的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