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54章 机器

  2016年的朱海航展,新远同样参加,而且比上一次浓重得多。

   航天方面当然还是大部分模型和ppt,几架航天飞机都没空,实机展示得只有一台探索者机器人早期研发的工程试验机。

   航空方面倒是有意思,11架gj-21组成的流星高教机表演队抵达航展,将会在接下来两周进行频繁的飞行表演。

   另外,安1250一号机b4043也会有飞行表演,就是简单的低空通场,但配合其巨大的机体肯定很有观赏性。

   说到安1250就不得不提一提那个曲折的环球飞行计划,经过几个月的艰难谈判,终于拿下了b4143在几十个国家上空飞行的许可证。

   飞行计划预计就在11月末进行,从新远启程搭载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工作人员,先飞过岛国和太平洋途径阿美,再从欧洲飞回来,预计耗时50个小时左右。

   现在b4143就在b级基地整备和精心维护,50小时的高强度持续飞行,需要最充足的准备。

   而剩下的展出项目,其实才是新远今年主推的重点:人工智能。

   周青峰一进入展馆就直奔新远的站台,虽然他们已经来得很早,但已经有不少人聚集在那里了。

   人群围绕的展品非常特别,也一下子吸引了周青峰的目光:

   大型仿人形机器人,或者用个更通俗的词汇:机甲。

   现在可是2016年,当“勇士”威武的体型出现在人们面前,一下子就震慑住了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们。

   微电子部门的工程师站在展台旁,一脸意料之中的表情,得意地扶了扶黑框眼镜。

   这次参展的就是勇士一号机,不过并未搭载“勇气”ai,只是个空壳子,但确实是实打实能动的空壳子。

   和在厂房测试一样,勇士一号机同样是用锁链吊在固定支架上,不过脚下不再是跑步机,而是特殊的大型万向跑步机,可以向任意方向进行移动。

   将机器人吊起来同样还是为了避免出意外摔倒,倒不是会对机器造成多大损害,主要是200多公斤的重量已经接近万向跑步机的承重上限了,要是摔一下没准就把跑步机搞坏了。

   虽然和vr设备使用的万向跑步机是同一原理,但这台可是特别定制的花了不少钱呢!

   勇士一号的肩部被两条锁链吊着丝毫没有影响它的霸气,反而在众人的眼中像极了环太平洋里被直升机吊起的巨大机甲。

   周青峰更是已经自动将流浪者号机甲和勇士一号重叠,双眼冒出星星。

   他利用自己的体型优势挤到最前,看着公示的勇士一号介绍:

   “‘勇士i型地面通用人形辅助作业机器人’简介:

   身高:2113mm

   体重:266~307公斤(视设备安装情况而定)

   最大承受重量:1150公斤

   最大时速:85公里/小时

   ……”

   一连串的参数让周青峰看得眼睛发亮,他还不知道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暂时无法实现的理论数据,只会不断发出惊叹。

   在他的眼里,外表青黑色的勇士一号已然就是科幻片里能够端着电磁炮上天入地的超级机甲,终结者t800具现版。

   眼看人越来越多,一身连体服的张伟从后台走进了展示区,直到勇士一号的旁边停下,他的脚下也是一台万向跑步机。

   然后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伟的五指、手脚关节、腰上安装上了各种设备,最后从上方垂下一个与众多线束相连的头盔。

   当张伟戴上这些装备的时候,已经和勇士一号看起来差不多了。

   围观的人群迷茫地看着张伟一通操作,直到后者准备完毕,工作人员才拿起话筒对着人群和摄像头介绍道:

   “在生活中有相当多危险的环境,例如火灾、化工厂危险原料泄露、洪水、地震等情况,这时候救援人员是处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的,而勇士一号的使用方式之一,就是可以由人类远程操控,代替我们进入这些环境中完成救援。

   勇士一号机器人体型与人体相仿,防高温防水,还可以继续装备防护措施,足以代替人类,现在就由我们的操作员张伟为大家演示。”

   张伟向台下挥了挥手,然后用带着手套的手指拉下了vr显示屏,勇士一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略微放低高度脚掌完全触底,低下的头部抬起,展台旁边的屏幕同步亮起。

   显示的画面正是勇士一号头部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

   耳麦中传来后台一切准备就绪的讯号,张伟先抬起了右手,在空中抓了抓。

   展台下方发出了一片“哇”的感叹声。

   因为在张伟的右边,勇士一号几乎没有延迟的灵活地同步抬起了右臂,张开五指也抓了一下。

   同时因为所有关节都有同步传感器,机器人的全身也发生了微微的调整丝毫没有僵硬的感觉,在众人眼中,勇士一号就好像突然“活”过来了,充满了灵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