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帝死,红毛生

第464章 轮回(六)

大帝死,红毛生 巴蜀红豆 4366 2024-06-02 08:30

   杨家覆灭,玄京震荡。

   这是一件震动朝纲的大事,金銮殿里上朝的文官来来往往,更替了很多的新面孔。

   玄京城突然变了个样子。

   只有杨泉的生活一如既往,和死水一样毫无波澜。

   关进小楼,不问西东。

   玄京城边角有一间小小的宅院,住着一个妇人和一个消瘦的女子。

   女子从不露面,安安静静的待在院子里,发呆出神。

   杨泉经常会回去看看,看看娘亲,也看看身体越来越差的小姐。

   不久,杨泉用自己的俸禄还清了债务,也小小的升了个官。

   日子算不上很富足,也还不错。

   娘亲上了年纪,会偶尔催促杨泉的婚事。

   她不明说,也没有特指谁,但每次都很巧合,杨诗箐恰好能听见。

   杨泉总是会糊弄过去,他经常会做梦,徘徊在两个相距很远的冬天。

   一个冬天是小时候的私塾,另一个冬天好像还没走远。

   这两个冬天都很冷,他也都挺过来了。

   “是我欠小姐的,不然那时候就死在门外了。”

   杨泉在这段时间听说了很多事情。

   例如,状元抄家的时候,杨诗箐一个人去找上状元府,向他求情。

   杨泉很难想象,小姐这么骄傲的人,有一天会向别人低头,苦苦哀求。

   那人当然没有答应,具体发生什么不得而知,但小姐是在河岸边被发现的。

   浑身湿漉漉,很狼狈。

   他们说她疯了。

   再有,

   和玄京百姓当初想的一样。

   状元郎最后还是变成了附马爷,迎娶了一位贤惠美丽的公主。

   那天玄京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张灯结彩,举城欢庆。

   只有这间被遗忘的小宅院,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安静。

   小姐看上去和往常一样,甚至多了几分精神,也多吃了几口饭。

   娘亲很开心,因为她不了解杨诗箐。

   杨泉一句话都没有多说,因为他不想说。

   ……

   再后来,杨诗箐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娘亲好像也少了耐心,明里暗里暗戳戳的催着两个人。

   杨泉大为无奈,偷说:“你要实在急,我去外面给您寻个儿媳就是了,老催人家做什么?”

   那个明白了一辈子的煮妇,在这件事上好像格外固执。

   “你还能找别人?你白白养了人家这些年,早干什么去了?”

   妇人斤斤计较,一步不让:“而且你娶回来一个新媳妇,家里再养一个小姐,是什么事儿?”

   杨泉只觉得头大:“那也不能把人往外赶吧?她身体又不好。”

   妇人这时候才停下了,深深的看了杨泉几眼。

   “你也知道那丫头身体不好,我能等得起……她还有多少日子?”

   这时候,杨泉才明白娘亲的意思。

   妇人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嫌弃过那个瘦瘦弱弱的小姑娘。

   她比杨泉更清楚杨诗箐的状况。

   所以妇人脑子里能想到的封建老办法,就只有冲冲喜。

   人的一辈子一定会有很多遗憾,但再多就不礼貌了。

   年少时有年少的憧憬和活法,成年后有成年人的选择和无奈。

   杨诗箐没有答应。

   她沉默了很长时间,轻声说:“这对你不公平。”

   即使成亲,又算什么呢?

   施舍?怜悯?还是感恩?

   这些都不是她和他想要的。

   “你找一个真爱你的人,我不是。”

   “杨泉,你什么时候为自己活着?”

   活着?

   杨泉没想明白这两个字,都在活着,有什么不同吗?

   ……

   时间一晃,是几年后了。

   杨泉官职再没太大的变动,他只偶尔听说过那个青云直上的状元郎做了很多事情,加官进爵走得很快。

   皇帝陛下很喜欢这个有干劲,而且有才气和能力的年轻人。

   委以重任,全权相授。

   状元郎也没让皇帝失望,修运河改律条,事必躬身,亲力亲为。

   他变成了皇庭里的常客,与太子和诸多皇子之间的关系也很是交好。

   文臣们说,状元郎日后会成为老太师那样的人物,兼顾文坛朝廷两头。

   那人很自谦,说不敢逾越,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很满足了。

   朝堂之上总有心怀不轨的捧杀手段,这个步入中年的状元很谨慎,没有留下任何让人拿捏非议的把柄。

   他和娶的那位公主也很恩爱,相敬如宾,成为了玄京城的一桩美谈。

   状元郎是治国能臣,也是辅政栋梁。

   人们觉得他忠心耿耿,一心为百姓设身处地的考虑。

   玄京城喜爱这位状元,至少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所以……

   这位状元郎造反的很突然。

   ……

   聪明人做冒险的事,一定会做好十足的准备。

   状元也一样,他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在玄京城里蛰伏了十几年的时间。

   御林军,皇城卫,文臣武将,无名小卒。

   他费尽心思,在玄京城里安插了很多很多的人。

   等到老皇帝生病,太子携兵出城的时候,他就突然造反了。

   六皇子跟在姐夫的身后,带着乌泱泱的兵卒,打进了皇宫内院。

   造反需要理由,篡位也需要一个听话的皇子。

   状元郎勾结外寇,引太子军队远离玄京,突然逼宫造反。

   这件事发生的太突兀,太不合理,所以根本不会有人预料到。

   至少状元和造反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他们一路杀进了皇城,浑身浴血,看到了那个揣着袖子感染风寒的老皇帝。

   皇位近在咫尺,拦在他们和皇帝之间的只有一小股黑色的军队。

   以及站在军队最前面的年轻小将军。

   战斗是怎么开始的,没人能想起来,结束之后,血流成河。

   小将军把状元郎摁在了血泊里,手脚麻利的绑了起来。

   “这两下子,还学人造反啊?”

   小将军在倒茶青年的身边耳语,背后是遍地的尸骨。

   两方其实都没剩什么人了,但这小将军一个人杀光了最后的叛军。

   活下来的,只有被吓昏了的六皇子和状元。

   老皇帝转身向着殿内走去,有人关上了门。

   成王败寇,只在一念之间。

   ……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审问叛党的笔录官里,有杨泉一个。

   主官依旧是那昏昏欲睡的刑部老尚书,以及王侍郎。

   尚书什么活儿都不干,审问全由王侍郎来。

   丢失了状元身份,被铐起来的倒茶青年很平静。

   他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即将命丧黄泉的失败者,更像是一个走错了路,不知悔改的浪荡才子。

   侍郎问:“招吗?”

   青年点头:“招,都招。”

   审问的过程异常顺利,一件刑具都没用上。

   造反的主谋像是一根怕疼的软骨头,都不用恐吓,就把所有的计划和同伙都招了。

   侍郎都有些意外,这么顺利,不会有诈吧?

   青年却很实诚:“我都要死了,还弄骗人做什么,你放心就是。”

   侍郎走了,只剩下了杨泉和他两个人。

   “能给我倒杯茶吗?说了这么多话,有点儿口渴了。”

   这是死刑犯的要求。

   杨泉没有满足他。

   “不至于这么斤斤计较吧,我自问对兄台你也是仁至义尽了,查抄整个杨家,也没波及你的身上啊。”

   他认出了杨泉,语气和那天刚相识的时候一样。

   杨泉想着要不要烧一壶烫水,灌进他的嘴里。

   青年看透了杨泉的想法,不愿意受这个罪,

   “我都招,你问什么,我也招。”

   杨泉想了想,就问出了所有人都疑惑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要造反?”

   他这样的人,为什么要造反。

   青年不出意外的笑了:“因为我能做到啊。”

   “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不去试着做一下呢……不然像你一样,在泥巴里度过草芥一样的人生吗?”

   杨泉没有被激怒,又问:“死不足惜?”

   “成了是皇帝,死了也就死了。”

   他又说:“难道一定要用长短来衡量生命的重量吗?我这一生足够精彩。”

   “状元、驸马、皇帝宠臣、玄京才子……哦对了,你触不可及的杨家小姐也倾心于我,圈养打压你的偌大杨家,被我连根拔除。”

   “这一辈子是你做梦都不敢想的情节吧?”

   “咱们俩是完全相反的人,我活了三十多年,每一天都在认真的活着……而你,死在了走出考场,见到我的那一天。”“

   你这种人,活一辈子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杨泉没说话,没给茶水,就要走了。

   青年叹了口气,问:“真不能给个痛快吗?”

   杨泉的回答是:“我不敢。”

   “艹,还真是够窝囊的人生啊。”

   ……

   他被斩首的前一天,杨泉没有去看,只是托人带了张字条。

   宅院里有一个人病重了,缩在床上稀里糊涂的。

   她好像断断续续的做了很多梦,又哭又笑,迷糊清醒的时候,牢牢的抓着杨泉的手。

   “杨泉,你好像没那么瘦了……多吃点儿是有用的……明天……明天我把老头子的人参偷来……给你再补补……”

   她病的很重,记忆回到了很久前。

   也可能,这个骄纵的幺小姐,从来都没有走出那座热热闹闹,高墙围绕的大院子。

   杨泉也笑了:“小姐,那明天喝参汤,我娘是不敢做的,咱俩自己来。”

   杨诗箐咧了咧嘴角,眼泪顺着脸颊流个不停。

   “杨泉……可别煮糊啦……”

   ……

   参汤放凉了,没人喝。

   冬天很漫长,凉粥怎么也喝不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