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第60章 吴三桂,你岂可通外敌?

  【很快,大顺军便来到顺天府的主城之下,士兵一字排开,一声令下后,便开始攻城】

   【此时城外驻守的乃是李国祯所统率的三大营】

   【然而,当李自成的军队抵达他们面前之时,他们连一丝抵挡的念头都没有,纷纷跪地投降】

   【这时,李自成派出使者与崇祯帝谈判,但崇祯帝拒绝】

   【于是,大顺军便连夜爬上了城墙,一举占领了顺天府的外城】

   【崇祯帝连忙让皇室众人换上平民的粗布麻衣,躲藏起来】

   【另外,还布置了一系列防御措施】

   【不过,这些诏令还未从内阁发出,便被李自成中途缴获】

   【无奈之下,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逃到了煤山】

   【见到已无路可退,悲从中来,在衣服上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言后,便自缢而死】

   ……

   三国时期

   张飞看到上吊而死的崇祯帝,也是可惜一声:

   “唉,这皇帝是条汉子,俺老张佩服!”

   ……

   南梁

   梁武帝萧衍一声哀叹,手中捏着佛珠,道:

   “罪过罪过啊,此乃因果报应!”

   ……

   南宋

   宋度宗赵禥从妃嫔的温柔乡中坐起,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也是忧虑起来。

   光幕中之前所说,蒙古灭了宋,那我这三个儿子又会是什么死法?

   算了,还是不管了,继续享乐便是!

   赵昰、赵?、赵昺正在咿呀学语,蹒跚而走,他们看着赵禥的身躯又在一上一下,顿时,露出了一脸痴傻的表情。

   ……

   明朝

   朱元璋见到光幕中的这一番景象,内心悲伤,这崇祯帝就算再无能,也是自己的后代。

   子孙缢死,他这个老祖宗又岂能无动于衷?

   “妹子,咱是不是哭了?”

   马皇后擦拭着朱元璋通红的眼眶,自己却也视线模糊,无法言语。

   ……

   【由于没了皇帝,顺天府的内城混乱不堪,大顺军便趁机占领内城】

   【顺天府的百姓们兴高采烈,在各家门口上写着“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

   【更有甚者在帽檐之上用针线缝出“顺民”二字】

   【李自成在百姓的拥簇之下进城,到达承天门下时,他挽弓搭箭,将承天门的匾额射得裂痕密布】

   【明王朝也好似这破碎不堪的匾额,在李自成的一次次进攻中,覆灭终结】

   ……

   秦朝

   嬴政颇有感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经历过太多王朝的落幕,大多都是丧于农民的手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寡人,总算是领悟到了。”

   ……

   汉朝

   汉武帝刘彻脸色无波,淡淡说道:

   “那明朝便是由农民起义所建,如今却崩塌于农民起义之手,唉!”

   ……

   明朝

   朱祁镇一脸震惊,他明显呆住了,空洞的眼神装满了难以置信:

   “大明,亡,亡了吗?”

   ……

   清朝

   慈禧脸上则喜气洋洋,她将一枚晶莹剔透的葡萄塞进了嘴中,伴随着欢快地咀嚼声,道:

   “好啊,灭得好啊,看来,不久后,大清的八旗子弟就要威震中原了!”

   ……

   【接着,李自成又在城中找到了崇祯帝的太子、永王和定王】

   【见到三人的落魄之态,李自成也没有为难他们】

   【还将太子封为宋王,永王和定王被赐予公爵之位】

   【大顺军在城中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

   【之后,李自成派遣明朝降将唐通前往山海关,想要招抚吴三桂】

   【唐通见到吴三桂后,便大夸李自成礼贤下士,优待降将,并且还许诺给吴三桂父子封侯】

   【父子封侯相当于大顺军的最高功绩】

   【因此,吴三桂很快便答应,并且还将山海关交予唐通接管,自己则亲自率军去拜见李自成】

   【而在这期间,李自成开始对明朝先前的宗室、达官显贵、宦官进行大清算】

   【大批人皆被斩首示众,满门抄斩】

   【此外,追赃助饷的命令从顺天府渗透到了地方】

   【凡是到地方任职的大顺官员,无不向当地的豪绅地主索取粮饷财物】

   【而且还将他们的田地分给百姓,使得他们心中怨气十足】

   【同时间,行进到顺天府不远处的吴三桂听到自己的父亲吴襄也被进行追饷,顿时感觉不妙】

   【在他看来,明朝降将应该如唐通那样,不被追饷助粮,况且李自成还许诺过父子封侯,如今这般作为,就是出尔反尔】

   【他若现在进入顺天府,定然难逃一死,于是调转马头,火速向山海关疾驰而去】

   【此时在山海关驻守的唐通一头雾水,可吴三桂没有过多解释,便发动猛攻,夺回了山海关】

   【并且,一纸飞书,向满清求援】

   ……

   前朝年间的百姓们见到光幕之中那一个个辫子头,也是很快意识到,这不是汉人:

   “吴三桂这是何为?勾结外敌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