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第124章 十大意难平人物第四位:诸葛亮!

  霍去病的英年早逝真的是让许多年间的爱惜人才者心中叹惋不已。

   毕竟,一人足以堪比一支大军,可以说得上是君王捧在掌中的一颗明珠。

   明珠易得,同样,明珠也易碎!

   ……

   【盘点历史十大意难平人物,第四位:两朝老臣,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很快,光幕便开始盘点第四位意难平之人。

   当这第四位的背影还未完全浮现时,便是有很多人认出了他。

   ……

   三国时期

   司马懿抬眸望去,眼中尽是复杂之意:

   “你也上了这榜么?意难平,唉,你孔明倒是的确有着许多难平之事啊!”

   ……

   唐朝

   杜甫眼中露出欣赏和同情之色,想起一年前亲自到武侯祠拜访,内心百感交集,默默地低诵着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宋朝

   范仲淹目光直勾勾地看着光幕展现的那道身影:

   “诸葛丞相的忠义,是我们这些作为人臣一生都未必学得过来的啊!”

   ……

   蒙元时期

   忽必烈脸上流露出异色,对着身边的汉臣笑道:

   “虽说还在学习你们汉人的文化,但这诸葛亮我早已有所耳闻。”

   汉臣们点着头,回道:

   “历史的尘埃虽重,但绝对不会湮没一位闪闪发光的伟人!”

   ……

   明朝

   朱元璋也是微微一笑,毕竟刘伯温素有小诸葛的美誉,自己能成就大业,少不了他的计谋辅助。

   ……

   【东汉末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

   【当时的诸葛一氏也是名门望族,但已经呈现落魄之势】

   【年幼时的诸葛亮便目睹了国家山河动摇,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

   【汉灵帝无能,将国家霍霍得一塌糊涂,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后来,董卓进京,霍乱朝纲,各地方也是烽火四起,整个中原乱成了一锅粥】

   【百姓们便只能往不打仗的徐州迁移,但恰好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了徐州】

   【曹操便率大军压境,并在徐州进行了屠城】

   【诸葛亮虽然年少,但也见到过人命如草芥般的景象】

   【这也使得他的理念发生变化,富甲多兵者未必仁慈】

   【恰好在此时,袁术任命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上任,诸葛亮也随之同行】

   【不久,诸葛玄病死,诸葛亮便带着弟弟前往隆中一边读书,一边种地】

   【因为与庞德公有些关系,诸葛亮便常常登门拜访】 【经过几次交流,庞德公便对诸葛亮的才学十分赞赏】

   【于是,他便将诸葛亮引荐给了当时德高望重的司马徽】

   【有了司马徽的指导,诸葛亮的才识积累更是突飞猛进】

   【因此,他常常以管仲、乐毅自比】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一笑而过,对诸葛亮不屑一顾】

   【只有崔州平和徐元直等一些诸葛亮的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后来,好友徐元直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于是,刘备便三顾茅庐,亲自去请诸葛亮】

   【多次求见,才得见诸葛亮的尊容】

   【刘备询问:“如今汉室衰微,而我一人之力有限,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助我?”】

   【诸葛亮便笑着回答,道出了流芳千古的隆中对:

   “乱世之中,豪杰四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能与他争锋,而孙权占据江东之地,可以与之联合,

   此外,荆州之地,四通八达,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可先取之;益州有天府之土,民殷国富,也可取之。”】

   【听到这一番回答,刘备如同拨开云雾见明月,对诸葛亮也是尊敬有加】

   【这一举,引得刘备的结义兄弟的嫉妒,刘备却笑道:

   “我有孔明相助,如鱼得水!”】

   ……

   春秋战国时期

   管仲看着诸葛亮,眼神中流露出疑惑之色,他摊了摊袖摆,道:

   “自比于我?我这一寒酸苦相又有什么资格让得后世之人敬仰?”

   ……

   乐毅老练的面容一横,低声道:

   “我之功绩便是开疆拓土,诸葛亮这一介文人谋士,莫非他腹中藏有千军万马?”

   ……

   秦朝

   嬴政看着光幕中的诸葛亮,刚开始确实没有看出他的奇异之处,但当君臣的一番问答后,让得嬴政略微有些改观:

   “这诸葛亮的谋略确实一针见血,为刘备指出了一条明路,如鱼得水,倒也不为过。”

   ……

   【等到刘备依附于刘表时,刘表的长子刘琦十分器重诸葛亮】

   【但是这让得刘琦的后母蔡氏十分不悦】

   【因此,每每便和刘表进谗言,想要置刘琦于不利之地】

   【刘琦直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也常常向诸葛亮询问自保之策】

   【可诸葛亮却屡次推辞】

   【于是,在一次宴会中,刘琦携着诸葛亮共赴高楼,期间,神不知鬼不觉地撤掉梯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