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第78章 叛军一出,摧枯拉朽!

  【唐玄宗召见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进京商讨除贼事宜】

   【封常清因为驻守西北已久,并不清楚安禄山的真正实力】

   【于是,便轻视地说道:

   “天下安乐祥和已久,因此,一听到反贼出没,百姓必然六神无主,

   此刻应该拨发金银粮草,招募平反士兵,这样便可阻挡安禄山。”】

   【唐玄宗听闻后,对封常清大加赞赏,便让他主持招募之事】

   【封常清便快马加鞭,来到洛阳招兵买马】

   【但过程却十分不顺利,即便是面对金银财宝的诱惑,都很少有人加入行伍之中】

   ……

   汉朝

   张良看着那洛阳城中,封常清的征兵不温不火,眉头也是一皱:

   “按照光幕所说,唐应该是一个盛世之朝,为何其百姓对于朝廷的倾覆丝毫不放在心上?

   而且,在名利的驱使之下,也只有寥寥几人参军,

   看来,那盛世只是王侯公卿的盛世,并不是百姓的盛世啊!”

   ……

   唐朝

   李世民此刻脸色十分难看,在唐末出现黄巢的叛乱,那还说得过去。

   但这唐玄宗时期,地方竟然发生这么大的变故,一看就是君主无能所导致:

   “这个唐玄宗,真是我李氏血脉吗?

   朕的大唐由盛转衰,便是从此处开始啊!”

   ……

   【很快,太原被安禄山攻破的消息传到了洛阳,一时间,人心惶惶】

   【河北的各个郡县都相继投降】

   【远在长安的唐玄宗听闻这个噩耗,一怒之下,便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

   【接着他又召令郭子仪、王成业等官员镇守河东】

   【另外,在沿途诸郡都都严密布防】

   【然后,又让封常清将河阳桥给毁坏,使得安禄山不得过河】

   【最后,派高仙芝等人率长安大军,前往驻守陕西等地】

   【在这层层相扣的部署之下,唐玄宗认为足以高枕无忧】

   【但安禄山的大军很快便让他吓得魂飞魄散】

   ……

   春秋战国时期

   廉颇丝毫没有眨眼,将那唐玄宗的防御布置都记了下来,很快,他便疑惑起来:

   “这些措施呈现出三道防线,每一道防线都能相互照应,

   而且,连那越过大河的桥梁都被破坏,唐军又怎么会输给叛军的呢?”

   ……

   秦朝

   蒙恬静静地看着这些举动,但最后安禄山大军冲破防线也是让得他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他便反应过来,长年没有经历战争洗礼的军队,如何与在边疆风餐露宿的虎狼之师对抗?

   ……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安禄山大军已经到达了河岸附近】

   【他们见到过河之桥支离破碎,却并未退缩不前,而是将破舟和粗壮的木头扔进河水之中】

   【不出一日,整个河面便冻结起来,安禄山率领叛军浩荡而出】

   【很快,他们便抵达陈留县附近】

   【张介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连忙大开武器库,发放军械】

   【然而,里面的军械早就年久失修,根本没有应敌的能力】

   【因此,在面对安禄山气势汹汹的叛军时,河南各郡县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开封城破,张介然也被俘获】

   【恰在此时,儿子被杀的消息传到了安禄山的耳中】

   【他十分愤怒,便将数万降军和张介然全部杀死】

   ……

   宋朝

   司马光见到唐玄宗杀安禄山之子的场景,眼中也是一闪,淡淡开口:

   “或许,这也算是安禄山一条路走到黑的原因,杀子之仇,换作任何一人,又岂能不报?”

   ……

   明朝

   朱元璋也是笑了笑,道:

   “这安禄山倒也算是天意眷顾,不然这黄河天堑就够他好受了,

   可他终究还是败了,事实说明,那唐朝的底蕴不是一场叛乱便能够掀翻的。”

   ……

   【接着,安禄山率军冲击荥阳,荥阳守军虽竭尽全力抵挡】

   【但是却徒劳无功,荥阳城很快被攻破】

   【一地接着一地的失守,使得叛军愈发逼近洛阳城】

   【此时,驻守洛阳的封常青只能亲自披甲上阵,才可以稳住洛阳的军心】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安禄山势不可挡的铁骑】

   【那洛阳守军又只是暂时聚集起来的百姓,毫无作战经验可言】

   【不出几日,洛阳城外的防线全面崩溃】

   【而封常清的败军在逃亡之时,安禄山尾随入城,洛阳很快便被攻陷】

   【封常清无奈,只能率军逃往陕西一带】

   【他对驻守此地的高仙芝说道:

   “叛军的实力太过强悍,他们乘胜而来,必会猛攻潼关,

   潼关一破,则长安危在旦夕,你应该火速增援才是。”】

   【高仙芝也觉得言之有理,便从陕西聚集军队,转移到了潼关】

   【果不其然,很快安禄山的大军便抵达潼关之前】

   【由于潼关城防坚固,加上高仙芝的动员,守军士气高涨】

   【一路横推的叛军竟被挡了下来】

   ……

   唐朝

   李渊紧闭嘴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但还是为潼关之战的胜利,使得唐军松了口气而感到庆幸。

   ……

   五代十国

   李存勖轻轻推开身旁的戏子,想要更近一些,去观看光幕,顿了片刻后,娓娓说道:

   “真正抵挡安禄山的又岂是潼关,其功在高仙芝!”

   ……

   【但是,叛军声势在此刻也达到了顶峰】

   【河北全境,河南的东北部都被安禄山所占据】

   【后来,安禄山又试图袭取潼关,可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于是,他便在洛阳准备称帝一事】

   【不过,就在安禄山这边减缓攻势之时,潼关却发生了变故】

   【随军出行的宦官边令诚想要侵吞多余的军饷,却被高仙芝发现】

   【后者严词拒绝,并且封禁了府库】

   【因此,边令诚怀恨在心,回到朝中之后,便诬陷高仙芝和封常清】

   【莫名背上罪名的二人很快便被处死】

   【接着,唐玄宗便任命已过古稀之年的哥舒翰为潼关守将】

   ……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变成这么一个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的废物皇帝。

   他满脸痛苦之色,摊着双手,一个劲地嘀咕道:

   “这可如何补救啊?”

  喜欢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www.xs4.cc)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