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第394章 宝钞不过是擦腚纸

  “你说对漓泉郡有所了解,先前来过?”

   过了城门,王诩打量着四周景象,屋舍虽然谈不上一尘不染,却也透着一股子规整气息。

   而且哪怕一眼望去城中皆是土路,但一路走来是也有专人洒水净街,哪怕是路过马车在路上疾驰也掀不起什么灰尘。

   眼前这一幕还真有的出乎王诩的意料,不是说钱汲这家伙这两年囤粮不干人事么?

   “漓泉郡妾身的确不曾来过,不过家中奴仆倒是有生在此地者,他们说这里人都能吃饱饭,但是除却吃饭这一项再想满足其他的事情是绝不可能的。”林酩说道。

   “听这话倒像是典型的农业大郡...可是你看看,这群人哪里不满足于别项,就差把绫罗绸缎珠翠名器挂在身上了。”一身商人打扮的王诩一连逛了三四个街市,终于忍不住感慨道。

   漓泉郡城内何止是富裕,路上之人大多脑满肠肥之状,肚子大者都要垂到地上了。

   短短一个时辰,从王诩身边走过长衫素服之人不计其数,更有一些衣着不凡者夹杂其中,身上的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唯独就是看不到面色穷苦行事卑微之人,仿佛生活在此地不论商户与百姓,个个手中有钱,阔气得很。

   “以前听父亲说钱汲是个有手腕的好官,治理一方小郡不在话下,如今一见果然如此。”林酩见到此地景象倒是很高兴,因为这代表父亲看人的眼光没差。

   好官吗?王诩没说话。

   道理很简单,漓泉郡治理的水平再好再高,能比得上由各地供养起来的皇城吗?

   不可能,这是政治地位决定的,享受着整个大燕供养的皇城所能吸纳的资源不是一个小小的郡城能够媲美的。

   那么皇城之中尚且有食不饱穿不暖者令父皇时常召集百官商议应对之法以爱惜民力,此地又如何做到不见一人穷困潦倒?

   这其中定然有不对的地方。

   “你这布料不错,怎么卖?”王诩决定主动出击,打探一下这些人的底细。

   “一张券五匹布,童叟无欺,公道价格。”这人笑嘻嘻地摇着一根手指,“您可以打听打听,整个街市属我刘三的布最便宜,质量最好。”

   “券?你说的是宝钞吧?”王诩从袖中抽出一张大燕昭衍三十四年印制的宝钞,面额一两,算是最为贴切五匹布市价的。

   那商人先是狐疑地打量了一下王诩与林酩的装扮,觉得二人应该是商人,于是咧开嘴笑了笑,“小伙子,你才来漓泉不久吧,还没去官府换券?”

   “的确,这其中还有什么说法不成?”王诩心道果然有问题,于是收起宝钞套话道。

   “宝钞早就在几年前就被取消了,现在你身在漓泉想花都花不出去,还不如做一张擦腚纸。”刘三得意地笑了笑,“外乡人,看你年轻给你句忠告,进了漓泉可不要傻乎乎地拿宝钞交易了。”

   王诩从怀中摸出十两银子,塞进刘三袖中,故作青涩道:“老哥,我和家妻初来乍到,就是想跑跑小生意,不怎么懂其中关窍,可否详细讲讲?”

   刘三感觉这银子分量不少,他先是左右打量了一番,压低声音说道:“这里不是说话地方,来,跟我进内堂。”

   进了内堂,刘三立马关紧了门窗。

   “有什么想问的抓紧问,出了这个门咱们可没见过面。”

   “老哥,你说的券是什么东西?”

   “这宝券是钱郡守发的,他说漓泉郡内部可以用此券流通,当然,用银两也不是不可以,唯独你刚才拿的宝钞不行。”

   “银两和宝券如何互换?”

   “无法私下互换,宝券虽然有银子的面额,但是却只是充当一个计量手段,并不做实际兑换标准。”

   “那你们日常是怎么应用的?”王诩疑惑道。

   私自印钱,钱汲杀头的罪过跑不了。

   现在他只好奇,百姓是怎么选择相信他的。

   要知道,大燕宝钞之所以能够替代银两,原因有二。

   其一,比银两轻便快捷,大燕各地都认这种宝钞。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宝钞兑换银两从未出过岔子,你能拿出多少面额的宝钞就能兑换多少两银子,这是大燕的信誉保证。

   而且宝钞伪造起来极为困难,需要引动一丝摘星境的特制标记才行,能制作这种级别的标记也只有铁龙城等寥寥数人,而对于这些人来说,钱早就只是个数字了。

   可是宝券呢?

   除了第一点和宝钞相似,其他的完全不符,更无法保证,所以王诩对当地百姓都承认宝券任由其在市面上流通而感到疑惑。

   “说起来我们一开始也不认宝券,可是架不住宝券的购买能力太强了。”刘三苦笑道,“就拿大米来说,银子能买到的大米,同等面额的宝券能买到它十倍的量。”

   “只要用银子在官府换了宝钞,就可以在宝钞设立的交易市集上购买大米,而且还是足足十倍的差距,谁不用宝券谁就是大傻子。”

   “等等,你说宝钞设定的交易市集...”王诩敏锐地捕获到了问题的关键,“用银子和用宝券交易的地方不一样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