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印度神话,这群烂怂天神没救了!

第111章 祭祀至上和声常住!

  陀鲁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一些东西,万象其实可以直接抛下一晃而过的!

   不过既然要教导,那么他不说尽心尽力,至少只求不误人子弟吧!

   "你记住了,我作为你的老师,教导你的知识,只是基于我自己的浅薄基础,你不必奉为圭臬,我希望你能够有着自己的思考。"

   "我的许多知识,如果嚼碎了给你,你不过是一无所获,只有你自己思考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

   "我不希望,某一天,你的祭祀仪典出了错,说是我教的!"

   陀鲁婆带着万象,开始了在大地之上漫游,观察各个部落的祭祀仪典,并让他理解其中的缘由,思考有哪些错误,应该如何改进。

   这样很快,就过去了数百年。

   首先,陀鲁婆指导万象,将四本吠陀学习完毕,对于歌咏,赞颂,祭祀,禳灾也有了一些入门的基础了解。

   然后,开始教导他六大辅助知识。

   即语法学,语源学,音韵学,语音学,天文学,仪轨学。

   "老师,我已经跟随了你数百年了,学会了诸神知识,吠陀知识还有辅助的学识,你为什么还不教导我祭祀的知识!"

   在陀鲁婆带着万象继续游走之时,在旁观了一场祭祀以后,万象等不住了,开口问了起来。

   "你赞律熟悉了吗?"

   "我会了!"

   "诵律呢?"

   "也会了!"

   "祭律会吗?"

   "正等待你传授!"

   万象急躁起来,他不知道伐丽娑女神是否等得急了,本以为学习百年就可以了,没想到几百年还未学到手。

   他不由得有些埋怨起陀鲁婆来。

   "哎!"陀鲁婆叹了口气,"罢了,我教给你吧!"

   "你记得,之后出去,别说是我的弟子!"

   这些神灵,教导他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他们不屑一顾,反而沉迷于各种力量。

   神通,法力,神器,宝物,在这个一切都是一场梦境的世界,又有何用?

   陀鲁婆失望之下,开始正式传授万象祭祀仪典和操作的规范。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要尽一次他老师的义务。

   "大地上的众生,他们的部落,知道灵死后再次寻找身体出生的道理,所以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和义务就是行祭仪,履行吠陀天启所定的神圣职责。"

   "祭祀可以获得力量,可以以神灵的力量获得来生的更好的报答!"

   陀鲁婆诉说着现在大地众生的情况。

   "但是将祭祀仪典推行整个世界的我,却并不认为这是全部!这不过是从一条小船换到了大船,祈求渡过无边死海。并无什么本质区别!"

   "以前,有一个大仙说过,事物可分为道,法,术。"

   "我且告知你,所谓道,即是照见真实自我,无论何等方式,你当明白,一切不过是面前的镜子显现!"

   "所谓法,即是吠陀(知识)!法是由(吠陀)教令所表明之物。"

   "所谓术,即是祭祀,加持世界和众生力量!"

   万象却根本没有深思,开口直接问起了祭祀相关的知识。

   看着面前沉迷的少年,陀鲁婆叹了口气,心中默默叹息。

   "再见之日,只怕你已非本来面目了!"

   不过自业自得,他做好自己就是!

   陀鲁婆首先为万象拆解了吠陀之中便于理解的部分,诸神是何种元素化身,对应在祭祀中,又是什么方位,什么意向。

   接着又讲解了,如何选择祭仪,祭式,祭曲,祭品,祭法。

   然后为他指出,主祭、副祭、陪祭的相互作用和原理,祭祀的主从,祭品的主从,咒文,赞歌如何使用。

   最后,讲了祭品的使用,替代;祭祀情况不明的时候,如何推定处理,最后如何预备,废止。

   末了,为他总结了祭仪的根本原理和特殊情况,以及为了特定目的使用的特殊祭祀法。

   看着已经学会了各种祭祀知识,却还是懵懂的万象。

   陀鲁婆再次开口了:"我讲完了术,那么听老师我唠叨几句法吧!希望你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祭祀,来源于吠陀知识,以将世间一切分"六量!"

   现量:外界可以观测的现存之物;

   比量:通过已知来判断未知,如判断:凡有烟处必有火。

   譬喻量:通过相似性来理解未知之物(如没见过非洲野牛,你可以说,它长得像水牛。)

   义准量:以假设推知另一件事,某现象发生了,不假设,则无法解释。(比如,大家都知道因陀罗还活着,但他却不在忉利天,大家看不到他和活着的状态矛盾,那么就必须假设义准来解决这个矛盾——因陀罗挨打了跑大地上去了。/如果没有大地这个义准,只有忉利天和因陀罗两个要素,那么就不可能存在因陀罗既活着又不在忉利天。)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世界的构成:我们必须假设诸法无常,如果不假设诸法无常,那么就是承认世界永恒不变的。可是世界我们明确知道是在变化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义准‘诸法无常’,这样才能解释世界变化,而义准了‘诸法无常’,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得出‘诸行无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