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第96章 死神来了!

  嘶!

   朱由检听着里面动静,缩了缩脖子,嘀咕道:“老祖跟仁宗宣宗没啥仇啊,这怎么打的跟有私仇似的。”

   咳!

   洪熙大胖揣着手咳了一声,意味深长的说道:“由检呐,这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你那丹药确实是好玩意不错,可你发现没有,自从有了它,太祖太宗下手那是越来越狠了!”

   以前最多说教几声的事儿,现在全靠充沛的武德来解决。

   反正打不死。

   伤得再重第二天也能完好如初。

   简直要命了!

   朱由检讪笑两声,嘀咕道:“关键是挨一份打,跟我要两份丹药,利润超过百分百,老祖就敢践踏一切……”

   “好办法啊。”

   朱老四听着陷入了沉思。

   就是不知道五岁的小小朱瞻基,能不能扛得住这份打。

   远在建文时空,正在斗蛐蛐的小小朱瞻基狠狠打了一个喷嚏,大鼻涕恰巧压住了蟋蟀盆里的斗战胜蛐。

   这时。

   老朱棣气势汹汹的提着永乐小朱出来,故意走到朱由检面前,喘着粗气也不说话。

   永乐大胖跟在后面出来。

   因为老朱棣拽不动他。

   “老祖,您笑纳。”

   朱由检自觉掏出两份丹药,就当花钱消灾了。

   老朱棣不着痕迹的把丹药塞到袖口,叉着腰,眼神扫视这群子孙,恨的牙痒痒道:

   “老大啊老大,你真是给我长脸了啊,当着你皇爷爷的面,让倭人都知道了咱们永乐朝贪官污吏有多猖狂!”

   说罢,还顺手拉过来一旁的洪熙小朱,掐着他命运的后脖颈,狠狠摆弄一顿。

   “嗯?你爹俩怎么就不长个脑子!”

   诶!

   洪熙小朱眼珠子直翻白,老爷子,您掐错孙子了!

   好儿子!

   宣德帝朱瞻基躲在人群中间,松了口气,欣慰的拍了拍景泰帝的肩膀。

   朱祁钰眨了眨眼,摸了摸小朱见深的小脑袋。

   小朱见深舒服的眯着眼。

   ……

   有明一朝,文官皆可杀!

   朱由检默然,文官集团中有一个好人吗,可能有吧,但很少。

   太祖朱元璋是如何死的,国榷、太祖实录都有记载,因为太祖实录是朱棣修的。

   太宗朱棣是如何死的,太宗实录也有记载,因为太宗实录是朱瞻基修的。

   可朱瞻基如何死的,很模糊。

   因为朱祁镇那年七岁,是杨士奇一手修的。

   永乐大胖默然许久,方才苦着脸开口说道:“爹,彻查吧。”

   当着朱元璋的面,被撞破永乐官吏在战事中贪污,这事要是处理不好,那个轮椅,永乐爷仨就可以一起用了。

   永乐朱瞻基虽然表面看不出什么,可身上已经被打的没几块好肉了,他咬牙切齿低声道:“爷爷,这个案子我亲自操办!”

   太猖狂了!

   老朱棣目露寒光。

   这群该死的东西,拖延战事,刷军功、敛国财,

   最关键的是,让老爹给抓包了!

   简直是罪该万死!

   “大孙!”

   朱元璋面无表情,背着手走了过来,开口道:“咱回去吧。”

   老朱身后跟着足利义满,而足利义教已经提着后小松,前去天皇寝宫了。

   那里是天皇家族的住处。

   那里很快就会燃起一场大火。

   然后天皇家族会被公布集体潜逃,足利义持会象征性的派人出海寻找,搜查倭国五岛内所有寺庙。

   以表明天皇家族真的是跑了,并非在大火中丧生。

   “是,太祖爷!”

   朱由检点了点头,大手一挥。

   大明朝众皇帝、储君、藩王的身影消失在原地。

   ……

   永乐大营。

   签署完各项条约。

   倭岛由幕府与藩王府共同管理。

   除了五千骑之外,汉王府并没有加护卫,也不怕幕府暗中做手脚。

   因为有一项很硬的明文条约。

   藩王死,幕府上下所有人及九族殉葬!

   带着千余名武士的足利义持将兵马全部上缴,此时正跪坐在地,对大明皇帝恭敬俯首。

   “臣等叩见陛下,圣躬安!”

   随行的文武百官跪伏在地。

   兵部尚书李庆、吏部尚书蹇义、工部尚书吴中、太常寺卿黄淮跪在最前面。

   众臣在看到足利义持这个倭人,顿时面面相觑,暗呼要遭。

   老朱棣淡淡看着他们,就这么叉着腰站着,也不说话。

   许久之后。

   老朱棣语气平淡道:“是谁说,倭国拒不投降,负隅顽抗啊。”

   “真是奇怪,为什么朕一来,就能让倭国投降,到你们手里,怎么就一直打不下来。”

   “陛下龙威浩荡,有太祖庇佑,上天眷顾,所到之处倭寇纳头便拜!”

   李庆等人恭敬赞扬,身后群臣面面相觑,跟着说了几句吉祥话。

   “少说废话。”

   老朱棣淡淡的说道:“此次班师回朝,由夏原吉掌管军务用度,尔等不予过问。”

   他等的了彻查,老爹也等不了,而且查完了怎么办,全部下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