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进城文书
下福村,位于安庆府城外三十里地的青崖山山脚,周围还有上福村,上林村,下林村三个村庄,稍远点也有村庄。
虽受旱灾的影响甚少,但几个村庄的村民依旧节衣缩食。
下福村里以吴姓最多,剩下的则有何,田两姓,一共有三十多户人家,是周围村庄人家最少的。
大概的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后,沈知竹便默默跟在了牛车后面。
突然,手腕被人攥住,还不等沈知竹去挣扎,被紧握的手腕便松开了。
温热突然消失,她脚步一顿。
耳边传来少年低低的嗓音,“我探一下你的手凉不凉。”
崎岖山道里的温度很低,萧长青担忧沈知竹吹了凉风生病,便没经过对方的同意兀自捏了下她的手腕。
沈知竹一口气堵在嗓子眼,不上不下的很难受。
她冷冷的朝着身侧的少年哼了一声,“再毛手毛脚,信不信我揍你。”
说完,沈知竹挽着白氏埋头赶路。
他们一行人从傍晚赶到天空泛白,才见到下福村村口的石牌,众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一晚上的不停歇,差点要了他们的命。
此时,村口的大树底下围了很多人,手里有拿着瓜子嗑的,有拿着针线缝缝补补的妇人,正看着沈知竹他们交头接耳。
隐约间,沈知竹听见了什么,“破破烂烂,穷酸样…”
沈知竹全都充耳不闻,眼神都没给那边一个,只是心底对这些村民有了大概的了然。
至于吴村长嘴里说的他村村民民风淳朴,估计是讲的好话,听听就行。
牛车一路不停歇,穿过前头的村口直接来到村尾才停下。
沈知竹抬头就看见眼前的茅草屋,用泥巴搭的墙体左一个洞右一个洞,风呼呼的往里面灌着。
一起被分到下福村的五户村民中,恰好也有一户姓吴,一家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全都瘦弱的不行。
吴老大搓了搓手看着吴村长,“里正叔,这…”
吴村长瞥了他一眼,“你们来的晚,村里空下的房子就只有这么一处了!剩下的都是荒地,你们先住着,挣了银两买了地再建房子吧。”
可不就是他们来的太晚了吗!哪怕早来一日也能分到没洞的茅草屋啊。
“行了!你们自己挑吧,有需要整理的地方麻溜点整理好,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吴村长摆了摆手,坐上牛车离开了。
没人先有动作,全都愣在原地大眼瞪小眼的。
沈青夏仰着小脑袋看了看眼前的茅草屋,又去看沈知竹问,“大姐,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吗?”
沈知竹蹲下身,“是啊,以后咱们就住在这里,小青夏喜不喜欢这里啊?”
“喜欢。”她还小不知道什么,只知道能和大姐哥哥还有娘亲有地方住就是最好的。
沈知竹牵着小青夏率先寻了一间最外围的茅草屋,他们家的人口不是最多的,但是男女有别,这间茅草屋里正好隔成了两间房。
至于厨房那是没有的,沈知竹也不在乎,她自己搭个简易的灶台也不是不行。
其他几户见沈知竹选的这么干脆,忍下了对吴里正安排的不满,纷纷开始挑起茅草屋来。
三个小崽子开始清理茅草屋里土炕上的脏乱,白氏拿着被沈知竹打湿过的擦布,乖巧的擦拭着。
至于萧长青拎着茅草屋里的水桶去不远的河边打水,沈知竹将茅草屋外的杂草清理干净后,开始找适合的土块,开始垒灶台。
先搭灶台解决伙食问题,接下来沈知竹就得好好盘算一下买荒地建房子的事情。
如今是十月底,虽然天气依旧炎热的不行,下福村没有被旱灾影响多少,那么临近冬天,他们得早做准备。
总不能,住着这漏风的茅草屋过冬吧。
水缸填满水,土炕收拾干净,杂草被拔光,沈知竹叉着腰环视一周,这才是家的模样!
如今不缺水了,沈知竹也就不吝啬,用自家的砂锅煮了满满一锅白米粥。
忙活了一个上午,喝了满满一锅粥,沈知竹觉得自己通身舒畅了许多。
不过,看到这家徒四壁啥也没有的茅草屋,她又有些头疼。
必须赶紧挣银子,不仅仅是建房子,还得买锅买粮食,买新衣裳啊。
不然,总不能穿着身上这身破烂过日子吧。
沈知竹一向不会在这些地方亏待自己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做。
下午,沈知竹牵着沈青夏的手往村庄里走,碰到村民就询问吴村长的住处。
虽然被原住民打量的很不舒服,但是沈知竹并没有黑脸,知道了吴村长的住处后,她赶紧找了过去。
沈知竹抬手敲了敲门,约摸过了一会儿才听到脚步声,伴随的还有一句不耐烦的低语,“这大下午的,有啥子事啊!”
门一开,沈知竹就看见一位粗布衣裳的老妇人,对方看看她愣了一下,都来不及收回脸上的不耐烦。
“婶子,村长叔在家吗?”
村长媳妇大吴氏皱眉将沈知竹上下打量了一下,“你是昨夜里到的新编户人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