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失忆后,康熙元后杀疯了

第31章 允昭贵妃做交易,佟妃病危

  坤宁宫。

   “娘娘,钮祜禄贵妃娘娘近些日子,请了几次太医,但太医是钮祜禄家的人,探查不出具体情况。”

   “不过,奴婢按照娘娘的叮嘱,特意问了问相仁太医有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相仁太医说有一次给钮祜禄贵妃娘娘看诊的太医抓完药,他闻到了味道。相仁太医猜测,钮祜禄贵妃娘娘可能不太好。”

   允昭陷入沉思。

   没想到钮祜禄贵妃竟病的如此严重。

   又过了一个月,钮祜禄贵妃已经卧床了。

   康熙和允昭去看钮祜禄贵妃。

   钮祜禄贵妃看起来很是不好,没有一点神采。

   “臣妾给皇上、皇后娘娘请安,请恕臣妾...咳咳咳”

   “贵妃免礼。”

   “劳烦皇上、皇后娘娘来看臣妾,臣妾进宫多年...”

   听着钮祜禄贵妃回忆往事,允昭也想了想。

   在后宫这个藏污纳垢的地方,相比于其他嫔妃,其实钮祜禄贵妃当的上一个好字。

   虽清高孤傲,却也从未戕害皇嗣,主动害人,协理公务也是井井有条。

   她不知道失忆前,钮祜禄贵妃如何,最起码她失忆后,钮祜禄贵妃在她眼里称得上好了。

   钮祜禄贵妃回忆完,犹豫片刻,缓缓开口:“皇上,臣妾自入宫后从未求过您。”

   “臣妾大限将至,想接小妹入宫,陪伴些时日,求皇上成全。”

   康熙并没有立即答应。

   允昭看着低着头的钮祜禄贵妃,突然觉得有些可悲。

   她们这些人都不能只为自己而活。

   钮祜禄贵妃还没死呢,钮祜禄家就迫不及待要再送一个女儿进宫了。

   还是钮祜禄贵妃的嫡亲妹妹,想来钮祜禄贵妃也很痛心吧。

   不过,为了稳住钮祜禄家,想来皇上会同意的。

   “朕答应你。贵妃好好养病,朕派林院首过来。”

   “臣妾谢谢皇上。”

   钮祜禄贵妃有些哽咽。

   这是她进宫后从皇上这得到的唯一一点温情。

   她知道她清高孤傲,不会小意温柔。所以她和皇上之间总是冷冰冰的。

   皇上未苛待过她,却也未宠过她。

   林院首只给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上诊治,给皇后诊治都很少。

   这何尝不是皇上对钮祜禄贵妃的一种认可。

   康熙朝政繁忙,安抚了安抚,就回了乾清宫。

   允昭本也想回坤宁宫,可被钮祜禄贵妃留了下来。

   “皇后娘娘,臣妾知道您当年早产的真相,也知道承祜阿哥早夭的一点儿线索。”

   “说说你的条件。”

   “臣妾的小妹就要入宫了,她与臣妾不一样。臣妾希望皇后娘娘能庇护一二。”

   “本宫答应你。”

   “皇后娘娘一定严查了月琴,而月琴招认是佟妃。想来娘娘心里是存疑的。”

   “其实是佟妃,也不是佟妃。”

   “是乌雅庶妃在佟妃背后出谋划策,乌雅庶妃怕佟妃把她当靶子,策反了月琴。”

   允昭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乌雅庶妃还能收买月琴?

   “皇后娘娘也觉得月琴不可能被策反吧。”

   “臣妾开始也觉得不可能,可查完,才发现确实是。”

   ---

   坤宁宫。

   经过几天的调查,允昭发现她低估了乌雅庶妃。

   或者说她低估了乌雅家。

   月琴是佟家培养的钉子不假。

   可月琴进宫后遇见了小时候走失的亲妹妹,会去探望妹妹。

   尽管月琴瞒过了佟妃和佟家,却没有瞒过在内务府颇有势力的乌雅家。

   乌雅家便用月琴妹妹控制住了月琴。

   当真相暴露眼前的时候,允昭感觉到背脊发凉。

   或许所有人都低估了乌雅家,甚至包衣家族。

   他们渗透到各宫各院,就像蛰伏在暗处的毒蛇,穿过紫禁城的角角落落。

   所以乌雅庶妃能在佟妃的眼皮子底下承宠。

   所以乌雅庶妃能在佟妃的针对下保住皇嗣。

   所以乌雅家能探查到佟家看不到的地方。

   月琴也就被策反了。

   这就是包衣家族的力量。

   绝不能让包衣世家联合起来,否则她和保成就会面临很大的危险。

   还好现在包衣世家也分了好几派,并非一家独大。

   “司书,你和小路子将坤宁宫的所有人查一遍,本宫不允许坤宁宫有藏在暗处的东西。”

   “查完坤宁宫的人以后,将赫舍里家的钉子查一遍。”

   “另外,今后要提防包衣家族,尤其是乌雅家。”

   “娘娘,奴婢和小路子已经着手开始查了。”

   “做得好。”

   允昭又到书房,给赫舍里夫人写了封信。

   ---

   噶布喇和索额图收到信以后,也是有些惊讶。

   他们一直以来都不把包衣家族当回事。

   不止是赫舍里家,但凡稍微有些底蕴的家族都不会对包衣世家看得上眼。

   毕竟都是奴才,能翻出什么浪。

   如此看来,正是各个家族的轻视,给了包衣家族发展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