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乐)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2053 2024-06-03 20:50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一章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砰砰砰砰砰砰砰!”

   汴梁京城外,火器司,曾公亮看着五十步外被击穿的上百个枪靶,目光充满了平静。

   这已经是第不知道多少次试验了。

   火器的原理其实不用说赵骏,宋人就知道,《武经总要》有记载。

   南宋发明的突火枪是枪械鼻祖不谈,北宋的震天雷,其实就是底部火药,一旦触发,通过爆炸将陶瓷碎片溅射出去。

   所以宋人很早就明白,可以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力量,推进一些东西,然后利用推进出去的破片伤人。

   但直到南宋才发明突火枪,而且枪管还是竹子,并不是后来明朝时期的铁器枪械。

   不是因为宋人不够聪明,而是材料不过关。

   北宋的铁器粗制滥造,即便精心打造的刀剑,在与敌人战斗的时候,也是脆得更纸一样,一个碰撞,很容易就被西夏和辽人的武器给打断。

   因此别说制造枪炮,就算是制造刀枪都比较勉强,自然也就不可能把枪炮发明出来。

   不过赵骏上台之后,狠抓铁器质量,虽然没有用焦炭炼铁,可直接弯道超车,在汴梁建设小型钢铁厂,制造质量更好的钢材出来。

   而这些钢材,首要供应的就是火器司。

   如此一来,火器司终于摒弃了造价昂贵的铜器,开始使用钢材制造大炮和枪械。

   在曾公亮的主持下,他发明了线膛枪,并且还是直接跳过火绳枪,用的是燧石,最远有效射出大概是400米,不过最佳射程是180米。

   枪膛用的模具,工匠先用钢铁打磨出一根约1.2厘米厚的钢柱,在钢柱上磨出凸出的波纹线,再在上面贴上隔热黏土,把钢柱放进套筒当中,最后将钢水灌入。

   如此就能得到一根口径大概在16毫米,内部有螺旋膛线的枪膛。内部构造也由燧石夹、燧石、火镰、药池、火镰簧、弹簧、枪管、枪托组成。

   整体枪械设计与明朝燧发枪以及明清同时代的西方燧发枪没太大区别,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并且子弹还是专门设计的米尼弹。

   根据多次试验。

   燧发枪的威力喜人,搞定冷兵器没什么问题,而且由于有火镰盖,即便刮风和下雨也能使用,比火绳枪强太多。

   但缺陷也很明显,燧石触发点火的几率不是很高,只有60%到70%左右,一千人一次射击,运气不好的时候,有大半可能发射不出去,要重新扣回燧石夹再次击发。

   并且上弹速度较慢,一名经验丰富的枪手在每次燧石都成功地情况下,一分钟最多也就射击5到6次。正常情况下,出现燧石点火失败,就只能射3次。

   另外就是射击70次左右,就得清洗火药池,哪怕赵骏发明的颗粒火药燃烧率已经很高了,可依旧还是有一点火药残渣,很容易堵塞枪管。

   所以论起在火器当中的威力,燧发枪依旧排不上号。

   然而在雷酸汞发明出来之前,燧发枪已经算是火器当中的王者,几乎完全可以替代冷兵器,对付西夏和辽人的骑兵,绰绰有余。

   “报告知司,此次射击击发率已经达到了七成,三段射击的话,足以覆盖前方百步所有范围!”

   新任火器营指挥使杨文广前来向曾公亮汇报情况。

   他现在手底下有一千名火枪手,五十名大炮手,如今面对辽国骑兵,他有信心让对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曾公亮目光深沉,微微点头道:“嗯,做得很好,我会向官家上报你的功劳。”

   “多谢知司。”

   杨文广大喜。

   曾公亮随即回了自己营房,开始写报告。

   五月份,在化学、力学、机械学、材料学等现代科学没有发展出来之前,火器研发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不仅仅是燧发枪,经过数年研究和发展,大炮也已经愈发精进,甚至还发明了开花弹。

   炮弹外部包裹一层铁皮,内部是火药,引线非常长,点燃之后迅速放入炮筒里,再点燃大炮,将正处于燃烧状态的炮弹推出去。

   一旦在人群里炸开,造成的威力非常可观。

   只是开花弹实际杀伤力还是不如实心弹,因此目前大宋的火炮队伍里,还是以实心弹为主。

   五月八日,张亢被调任为枢密院副使,由范仲淹主持,调狄青、张玉、折继闵、郭遵等十余名在宋夏战争、宋辽战争中功勋卓着的青年将领组成新军。

   这支新军的军备将不再从原来的民间以及各个官营工坊采购,而是从河北武安县的钢铁厂采购。

   那边如今除了钢铁厂以外,赵骏也已经下令让火器司成立下属国营火器制造公司,将会在武安设置火器制造坊,汴梁的一些工匠和作坊也要陆陆续续搬迁过去。

   政制院内,在早朝结束之后,开启了新一轮政制院常例会议。赵骏依旧担任主持,在先说了今年国内治理指导方向之后。

   贾昌朝才第一个问道:“知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